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作图题,在方框内画入合适的光学元件:
            • 2.

              \((1)\)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应在_______;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应在_______\((\)选填“\(S\)点”、“\(S\)点下方”或“\(S\)点上方”\()\)

              \((2)\)如图甲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图乙是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图象\(.\)则电源电压为 ___________\(V\),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__\(Ω\),\(R0\)的大小为 ___________\(Ω.\)

              \((3)\)一种亮度可以调节的小台灯,其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24\)Ⅴ,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4\)Ⅴ,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 __________ \(Ω\)。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两端的电压是\(12\)Ⅴ,则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__________  \(W\),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阻值是 __________ \(Ω\)。

              \((4)\)如图,水平传送带正将大米从车间运送到粮仓\(.\)重\(500N\)的一袋大米放到传送带上,米袋由于________原因,先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距离,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0\)牛,方向向_________\((\)左\(/\)右\()\),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5)\)质量为\(m\)的均匀木板,长为\(L\),在水平桌面上正向右滑动。当木板有\(\dfrac{1}{3}\)的长度滑出桌面时,如图,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明某次在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①\)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和光屏的中心的高度,使它们位于_______

              \(②\)如图甲所示,当小明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

              \(③\)小明继续探究“视力的矫正”,它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人眼的_______;如图乙,小明先固定蜡烛,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撤掉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了使像重新清晰,应将光屏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得到清晰的像后可以发现,该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

              \(I:AB\)两物体质量相等,\(A\)的体积是\(B\)的\(7\)倍,\(B\)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密度的\(4\)倍,如果其中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能判断出___物体是空心的,其空心部分的体积应为_______\(V_{B}\).


              \(II.\)如图所示,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而且\(F\)板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所示,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_____.

              \((2)\)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反射角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circ}\)

              \(20^{\circ}\)

              \(2\)

              \(45^{\circ}\)

              \(45^{\circ}\)

              \(3\)

              \(60^{\circ}\)

              \(60^{\circ}\)


              \(III.\)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所示的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小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向___调整蜡烛\(.(\)选填“上”或“下”\()\).

            • 4.

              \((1)\)如下图所示,一束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__\((\)甲\(/\)乙\()\)透镜\(.\)小明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16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答出一个即可\().\)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①\)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cm\).

              \(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____、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图\(10\)是某小组的实验情形,小明发现光屏上清晰的像偏    \((\)选填“上”、“下”、“左”或“右”\()\);调整合适后发现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③\)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换用一个焦距略大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④\)当小明把爷爷的老花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时,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应当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⑤\)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cm\),\(24.0cm\),\(26.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_________

            • 5.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 \dfrac {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Φ= \dfrac {1}{0.5}m=2m^{-1}\)。
              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
              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1)\)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______
              A、近视   凸透镜      \(B\)、近视   凹透镜
              C、远视   凸透镜      \(D\)、远视   凹透镜
              \((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则该镜片的焦度为______\(m^{-1}\),度数为______度。
            • 6. “一滴水珠可能引发一场火灾”,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知灼见?请从光学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见解。
            • 7.
              如何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写出两种方法.
            • 8.

              自动售卖机是能根据投入的钱币自动付货的机器\(.\)如图甲所示是某商场自动售卖机,不仅可以投入硬币、纸币购买所需物品,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宝、微信等网上支付\(.\)自动售卖机中预存了各个面额纸币的标准数据,识别时只是拿机器中预存的数据和收到纸币的数据做对比,来识别纸币的真伪和面额.

              小明对自动售卖机能够识别硬币的种类和数量非常感兴趣,他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识别硬币种类和数量的装置,其原理如图乙所示\(.OA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与\(AB\)长度比为\(1∶9\);电源电压恒为\(14V\),\(R_{0}=15Ω\),电压表量程为\(0~12V\),电阻\(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关系如下表:

              压力\(F/N\)

              \(0\)

              \(0.1\)

              \(0.2\)

              \(0.3\)

              \(0.4\)

              \(0.5\)

              \(0.6\)

              \(…\)

              \(2.4\)

              \(…\)

              压敏电阻阻值\(R/Ω\)

              非常大

              \(60\)

              \(30\)

              \(20\)

              \(15\)

              \(12\)

              \(10\)

              \(…\)

              \(2.5\)

              \(…\)

              小明称出身边三种类型硬币的质量,一角硬币的质量为\(3g/\)枚,\(5\)角硬币的质量为\(4g/\)枚,\(1\)元硬币的质量为\(6g/\)枚\(.\)若一次只能投入上述一枚硬币,投币时钱币沿着斜面平稳、缓慢地滑入储币盒内,储币盒的质量忽略不计\(.\)小明投入第一枚硬币时,电压表示数为\(7V\),投入第二枚硬币时,电压表示数为\(10V.(g\)取\(10N/k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智能手机在通话时是利用  来传递信息的,一枚硬币的直径为\(2.40cm\),当把一元硬币平放在储币盒里时,产生的压强为           \(pa(π=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在摄像头扫描黑色二维码付款的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         \((\)选填“凸”或“凹”\()\)透镜;手机的厚度         \((\)选填“大于”、“于”或“小于”\()\)透镜的焦距.

              \((2)\)在识别纸币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照射到纸币上,光敏二极管接受到纸币反射回来的光,并将光信号转变为      信号,识别投入纸币的值,同时利用               \((\)选填“红外线”、“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检测纸币的真伪.

              \((3)\)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小明第一次投入的是          硬币 \((1\)角\(/5\)角\(/1\)元 硬币\()\)?

              \((4)\)小明两次投入的硬币总面值是 元;按照小明的设计,最多能投入硬币的面值是           元.

              \((5)\)当投入硬币的面值最大时,整个电路\(1min\)消耗的电能是            J.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