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电流磁场的研究
              (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闭合开关前,小磁针静止且能指向南北,这是因为    的作用;闭合开关后,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    ,这一发现是丹麦科学家    首先完成的.
              (2)为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用小磁针、铁屑、硬纸板等,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发现了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是以导线为圆心的同心圆圈,请你用图乙的情景判断图丙中小磁针N极将    .(选填“转向纸内”、“转向纸外”或“保持不动”)

              (3)在做“探究通电螺旋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实验时,在螺线管周围摆放了一些小磁针通电后小磁针的指向如图丁所示,由此可看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方向与原来相反,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的    方向有关.
              (4)写出增强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一个方法    
            • 2. 在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小杰在家里饶有兴趣地做起了小实验.他找了一枚缝衣针,在“吸铁石”上擦了几下,然后用一根细软的棉线将缝衣针悬挂起来并保持水平,结果发现静止后针尖总是指向南方,这说明缝衣针已经磁化成一枚小磁针.
              为验证奥斯特实验,小杰把通电的台灯(60W)导线移到缝衣针的上方,并靠近缝衣针平行放置,结果发现缝衣针并未发生偏转.
              带着疑问,小杰在物理课上与大家展开讨论,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A:台灯有两根导线,其中的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相抵消;
              观点B:台灯导线的电流小,产生的磁场太弱,不足以让小磁针偏转.
              这时,老师让小杰用两节干电池(3V)和一段电阻线L(12Ω)重新做这个实验,结果缝衣针发生了偏转.
              请你回答问题:
              (1)磁化后,这枚缝衣针的针尖是    ( 选填“S”或“N”)极.
              (2)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3)课堂讨论形成的两种观点,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可知,通过台灯导线的电流I1    A,通过电阻线L的电流I2=    A;从而可以否定的是观点    (选填观点代号“A”或“B”).
            • 3. 某兴趣小组做了一些电磁学小实验.
              (一)第一组实验如图所示,电压表已经和被测电阻并联,小明把这三个串联着的电阻与电源连接.(l)接在电源正极的应该是    (选填:“A”、“B”)端;(2)若电路中R1=R2=R3=10Ω,流过C点的电流为0.2A,则电压表的使用存在的问题是:    

              (二)第二组同学想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x的表达式.实验步骤:A.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B.断开S2、闭合S1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
              C.    
              表达式:Rx=    (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三)第三组做如下图所示实验,在磁针上面有一条导线,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可以看到小磁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又能看到小磁针反向偏转,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有:
              (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    ;  
              (2)磁场方向与    有关.
            • 4. (2012春•杭州期末)如图所示,将一根直导线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平行,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
              (1)实验研究的是    
              (2)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表明    
              (3)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重要科学研究方法是    
                  A.类比法      B.转换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