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水是生命之源,水在物理课堂上也能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1)\)如图甲,用一纸片盖住倒满水的杯口,快速倒置,发现纸片并不掉下来,该现象能说明______的存在;若以纸片为参照物,杯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2)\)如图乙,提起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需要的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______。
            • 2.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甲球做      直线运动,乙球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   \(s.\) 甲球所用时间      乙球所用时间\((\)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3. 乘客站在图中匀速上行的扶梯上,若以扶梯为参照物,则乘客是 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老人在乘坐上行扶梯时,为了避免后仰摔倒,其身体应适当保持 ______ (选填“前倾”、“直立”或“后仰”).
            • 4.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25日,我国航母舰载机起降成功.
              上午8时许,“辽宁舰”通过调整航向、航速,为舰载战斗机首次起降飞行做好准备.
              9时许,飞机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近乎完美的下滑轨迹开始降落.
              9时零8分.飞机掀起的气流,猛然涌向两侧.眨眼间,舰载机的两个后轮“拍”在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抓住阻拦索,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稳稳地停在飞行跑道上.
              舰载机着舰成功.
              随后,在飞行员的操控下机翼折叠,滑行至机务准备位置,甲板作业保障人员迅速对飞机展开各项技术检查和准备.
              在完成各项机务准备作业后,舰载机又转入待飞状态,双发动机点火,重新打开机翼,飞行员驾驶着战机,在起飞滑行引导员熟练的手势动作引导下,滑行至起飞位置.止动轮档、偏流板先后升起,发动机接通全加力,在战机强大的轰鸣中,两名起飞助理挥动右臂,做出放飞手势.止动挡板落下,舰载机如离弦的箭加速滑跑,沿着舰艏14度上翘角跑道滑跃升空,驶向蓝天.
              (1)在航母上起降飞行,跑道长度和宽度,只是陆上机场的十分之一.飞机着舰时,需要保持数百公里的时速,在拦阻索的掣动作用下滑跑很短的距离就能停止.这说明: ______
              A、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力是保持物体静止的原因        D、飞机停止后不再受力的作用
              (2)歼-15舰载机在钩住阻拦索的瞬间,飞行员会承受巨大的载荷,血液由于 ______ 会加速向头部涌去,飞行员眼前会出现“红视”现象…这就对飞行员身体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3)机腹后方的尾钩抓住阻拦索时,飞机对阻拦索施加力的作用,同时阻拦索对飞机也施加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 ______ 的.
              (4)起飞时,舰载机如离弦的箭加速滑跑,此时它受到的力是 ______ (平衡/非平衡)力
              (5)在起飞过程中,以舰载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 ______ (运动/静止)的.
            • 5. 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聪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______ (填“左”或“右”),用这种方法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优点是拉动小车少许时间后,测力计相对地面 ______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指针稳定,容易准确读数.且小车的运动速度变化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______ (填“会”或“不会”)变化.
            • 6. 小明利用气球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要使两个气球靠近,应用吸管对准 ______ 点(选填“A”、“B”或“C”)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
              (2)如图乙所示,将手中的铁丝在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变热,此现象说明的物理知识是 ______
              (3)如图丙所示,松开封气球口的夹子,气球向右运动.
              ①使气球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 ;②以吸管为参照物,铁架台是 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③此现象不可以说明 ______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 7.
              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聪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______ \((\)填“左”或“右”\()\),用这种方法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优点是拉动小车少许时间后,测力计相对地面 ______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指针稳定,容易准确读数\(.\)且小车的运动速度变化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______ \((\)填“会”或“不会”\()\)变化.
            • 8.

              \((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_\(℃\),沸水的温度为\(100℃.\)人体的正常体温是________\(℃.\)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

              \((3)\)人坐在顺流而下的船里,如果以      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如果以      为参照物,则人是运动的;如果以船为参照物,岸边的树是        的。

              \((4)\)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而产生的;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学生耳中的。

              \((5)\)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60\)________;     空气的密度是\(1.29\)________;汽车行驶的速度是\(60\)________;

              \((6)\)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_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7)\)如图所示,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此现象说明:光从________中斜射入________中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8)\)电影院里坐在不同位子上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________的缘故\(.\)而在教室某些位置看黑板,只看到一片光亮,看不清粉笔字,这是由于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__的缘故.

            • 9. I.在探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林学习小组在长约\(1\)米的细玻璃管内注入水,管内留有长约\(0.8\)厘米的气泡,他们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后,用胶带将玻璃管固定在中间有数字的木制米尺上。在探究过程中,他们观察到如下现象:

              \((1)\)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请你提出一种使气泡动起来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他们的视线随气泡一起移动,则通过气泡观察到米尺上面的数字与原来相比__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3)\)实验时,要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II.\)小明注意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如图甲\()\),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T\)越______\((\)选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
              \((3)\)分析图丙所示图象,可知的单摆\(T^{2}\)与\(l\)成____关系。

              \((4)\)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_______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一同学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猜想: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先进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该同学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路程时间图线,则:

                   

               \(t/s\)

               \(s/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0\)

               \(x\)

              \((1)\)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              运动,表中\(x\)处的值约为                        \(m.\)接下来,该同学将不同数量\((1\)只、\(2\)只、\(3\)只、\(4\)只、\(5\)只\()\)的“小纸杯”先后叠放在一起从空中释放,并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

              \((2)\)观察图\((b)\)中单个纸杯的速度一时间图线\(1\)可知,小纸杯在直线下落的开始阶段,其运动速度的变化具有             的特点,小纸杯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所受空气的阻力            自身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单个纸杯和\(5\)只叠放纸杯比较,在它们各自到达匀速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为\(f_{1}\):\(f_{5}=\)             ;再结合图\((b)\)中的图线\(1\)和图线\(5\)可知,物体运动时遇到的阻力确实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不成正比例关系,理由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