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物体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连续取出A、B、C、D、E、F六个计数点,用米尺测出A、B两点间距离S1=4.08cm,E、F两点间距离S2=5.64cm,试求出g= ______ .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频率为50Hz的时间间隔打一次点计算,则测出的加速度数值 ______ 频率为50Hz时测出的加速度的数值.(后一空格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 2. 在用气垫导轨测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一定要把气垫导轨一端抬高来平衡摩擦力
              B.遮光条的宽度越宽,所测速度更接近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C.实验时首先应给气垫导轨通气并把光电计时器进行归零
              D.遮光条宽度的测量引起实验误差
            • 3.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图2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做S1、S2、S3…S6记录在以下表格中,其中第2点的读数如图3,请填入下方表格中
              1 2 3 4 5 6
              S(cm) 6.18 19.86 27.32 35.22 43.54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打计数点时的速度v1、v2、v3、v4、v5,并记录在以下表格中,请计算出v1并填入下方表格.
              1 2 3 4 5
              v(m/s) 0.68 0.73 0.77 0.81
              f.以v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请在图4中描出各点,并画出v-t图线.由图求得a= 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 如图为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出的A、B、C、D、E都是选中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原始点没有画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
              (1)AB间的长度为 ______ cm;
              (2)计算C两点的瞬时速度,得vC= ______ m/s,BD间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m/s.
              (2)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5.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A.按照图中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先释放纸带,之后闭合开关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D.重复步骤C几次,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取较理想的一条测量并研究
              E.根据测量的数据算出重力加速度
              (1)以上步骤中有错误,请指出其错误步骤(填代号)并改正: ______ ______
              (2)利用图象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以物体下落速度的二次方V2为纵轴,以下落的高度h为横轴,做出图线为一条直线,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 ______
              (3)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 ______
            • 6.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是50Hz。测得各相邻计数点之间距离分别是 AB=1.50cm,BC=3.00cm,CD=4.50cm,DE=6.00cm,EF=7.50cm,FG=9.00cm。则,加速度a =          m/s2,打C点时的速度vc =            m/s

               

            • 7.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0-0.4s内,小球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2.5m/s
              B.小球是从5m高处下落的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45m
              D.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相碰的过程中,速度的改变量大小为2m/s
            • 8. 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 kg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 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  )
              t/s
              0
              2
              4
              6
              v/(m·s-1
              0
              8
              12
              8

              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B.t=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C.t=10 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D.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
            • 9.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着大小为4m/s的速度水平匀速的运动,一质量为1kg的小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到皮带的A处,物体与皮带的动摩擦因数μ=0.2,A、B间的距离L=6m,求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及此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多少功.(g取10m/s2
            • 10.

              利用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图中AB是固定的光滑斜面,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当光电门中有物体通过时与它们连接的光电计时器(都没有画出)能够显示挡光时间.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0×10-2s、2.00×10-2s.已知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长度为5.00cm,测得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为0.54 m。求:(结果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         m/s,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        m/s.

              2.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时间为        s,滑块的加速度为        m/s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