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_{A}=16.6mm\)、\(x_{B}=126.5mm\)、\(x_{D}=624.5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 \(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用\(x_{A}\)、\(x_{B}\)、\(x_{D}\)和\(f\)表示\()\).
            • 2.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在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_{1}=3.62cm\),\(d_{2}=8.00cm\),\(d_{3}=13.20cm\),\(d_{4}=19.19cm\),\(d_{5}=25.99cm\),\(d_{6}=33.61cm\).
              \((1)\)计算\(v_{F}=\) _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物体的加速度\(a=\) 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3.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一种蜡烛在水中的浮力,设置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透明玻璃管中装有水,蜡烛用针固定在管的底部,当拔出细针时,蜡烛能够上浮。为研究蜡烛的运动情况,采用了智能手机的频摄功能,拍摄频率为\(10Hz.\)在实验过程中拍摄了\(100\)多张照片,取开始不久某张照片编号为\(0\),然后依次编号,并取出编号为\(10\)的倍数的照片,使用照片编辑软件将照片依次排列处理,以照片编号\(0\)的位置为起点,测量数据,最后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图,纵坐标为位移,横坐标为照片编号,如图\(2\)所示。

              \((1)\)通过计算机拟合发现各点连线近似于抛物线,则蜡烛上升的加速度为 ______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蜡烛运动受到的粘滞力,若要求蜡烛受到的浮力,还需要测量 ______ 。
            • 4.
              为研究实验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规律,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时,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1\)所示,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

              如图\(2\)所示,某同学先把纸带每隔\(0.1s\)剪断,得到\(6\)个短纸条,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在坐标系中,使这些纸条下端对齐,并与\(x\)轴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也不重叠.
              \((1)\)在第\(1\)个\(0.1s\)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______ \(cm/s\).
              \((2)\)取第\(1\)个\(0.1s\)内中间时刻为\(0\)时刻,请在如图\(3\)中画出\(v-t\)图象.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2}\).
            • 5.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秒
              \((1)\)根据实验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 ______ 运动
              \((2)D\)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DE\)段平均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
              \((3)\)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2}\).
            • 6.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研究小组所用装置如图所示,长木板\(MN\)通过垫块斜放在水平面上,小物块从斜面顶端滑下,利用频闪相机连续记录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频闪相机照相频率为\(f=10Hz\),\(AB\)间距为\(S_{1}=3.50cm\),\(CD\)间距为\(S_{2}=7.50cm\).
              \((1)\)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小球的加速度\(a=\) ______ ;
              \((2)\)若测得木板长度\(MN=1.00m\),\(M\)点距桌面的高度为\(0.60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忽略木板的厚度,利用以上数据,计算木板与小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
            • 7.
              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 ______ \(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 ______ \(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 8.
              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了这样的实验.
              \(①\)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释放小车,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
              \(②\)按实验要求正确装上纸带,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按住小车,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一条带有点列的纸带.
              \(③\)在获得如图\(2\)的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A\),\(B\),\(C\),\(….\)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_{1}\),\(s_{2}\),\(s_{3}\),\(….\)并将其记录在纸带上对应的位置处.
              完成下列填空:
              \((1)\)已知实验装置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若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riangle t\)表示,则\(\triangle t=\) ______ \(s.\)
              \((2)\)设纸带上五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_{1}\)、\(s_{2}\)、\(s_{3}\)和\(s_{4}.\)可用\(s_{1}\)、\(s_{4}\)和\(\triangle t\)表示为\(a=\) ______ ;\(v_{B}\)可用\(s_{1}\)、\(s_{2}\)和\(\triangle t\)表示为\(v_{B}=\) ______ .
            • 9.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______ \(s\),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0.
              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riangle t\);
              \(③\)用\(\triangle 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 \overline {v}\)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riangle 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 \overline {v}\);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 \overline {v}-\triangle t\)图,如图\((c)\)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_{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 \overline {v}\)与\(v_{A}\)、\(a\)和\(\triangle t\)的关系式为\( \overline {v}=\) ______ .
              \((2)\)由图\((c)\)可求得,\(v_{A}=\) ______ \(cm/s\),\(a=\) ______ \(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