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rm{①}\)____________;

              \(\rm{(2)}\)常温下,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rm{(}\)填序号\(\rm{)}\),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检查该装置组合中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

              \(\rm{(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其中在上面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

              \(\rm{(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现产生气体的速率太快,请你分析并写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

            • 2.

              已知升温、提高浓度、加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均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小方同学发现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外壁用手一摸感到发烫,而且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和反应进行的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关于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rm{t_{2}}\)时恰好完全反应
              B.\(\rm{t_{1}~t_{2}}\)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量较多
              C.\(\rm{t_{1}~t_{2}}\)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D.\(\rm{t_{2}~t_{3}}\)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试管内的压强逐渐减小
            • 3.

              下列四支试管小,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A.
              B.
              C. 
              D. 
            • 4.

              某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进行了如下探究:

              \(\rm{(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rm{(}\)填基本反应类型\(\rm{)}\)。

              【探究一】: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rm{(}\)实验中催化剂均为\(\rm{0.4g}\),过氧化氢浓度均为\(\rm{10\%}\),以收集\(\rm{10mL}\)气体为准\(\rm{)}\),该小组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具体数据如表:

              \(\rm{(2)}\)检查\(\rm{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rm{(3)C(C1}\)或\(\rm{C2)}\)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选择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rm{(4)}\)原装置中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__________;

              \(\rm{(5)}\)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相同条件下表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rm{(6)}\)为完成此探究,需要测定的数据有_____________。

              【探究二】: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rm{(}\)水浴温度控制在\(\rm{21℃}\),二氧化锰均为\(\rm{0.5g}\),过氧化氢溶液均为\(\rm{5mL}\),三颈瓶容积为\(\rm{250mL)}\)该小组采用了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依据数字传感器数据绘制如图象:


              \(\rm{(7)}\)实验中,恒压漏斗\(\rm{(}\)漏斗的支管与三颈瓶相连\(\rm{)}\)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rm{(8)}\)图乙\(\rm{1}\)说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____\(\rm{(}\)填\(\rm{"}\)快\(\rm{"}\)或\(\rm{"}\)慢\(\rm{")}\),以\(\rm{10\%H_{2}O_{2}}\)溶液为例,三颈瓶内气压由高缓慢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

              \(\rm{(9)}\)图乙\(\rm{2}\)说明从温度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反应越__\(\rm{(}\)填“剧烈”或“平稳”\(\rm{)}\)。

            • 5.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数字手持技术探究金属铝和稀盐酸反应时容器内压强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rm{(}\)如图\(\rm{1)}\),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rm{1}\)                                                         图\(\rm{2}\)

              \(\rm{⑴}\)进行该实验时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rm{⑵}\)在\(\rm{50s~100s}\)时容器内压强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rm{⑶}\)根据\(\rm{50~100s}\)时,两条曲线的变化可知铝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变化是__________。由此可知,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

              \(\rm{⑷100s}\)以后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rm{⑸}\)小题奖励\(\rm{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rm{60}\)分。

              \(\rm{⑸}\)将一片铝箔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会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由此可知氧化铝的熔点_____铝的熔点\(\rm{(}\)填“高于”或“低于”\(\rm{)}\);若用砂纸将铝箔表面的氧化膜彻底打磨掉再加热,现象仍然是熔化不滴落,你猜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rm{.}\)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中国是燃煤大国,煤中含有硫,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严重污染环境,为了治理污染,燃煤尾气必须脱硫后再排放。其中一种方法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rm{(}\)提示 \(\rm{CaSO_{3}}\)不溶于水\(\rm{)}\)

              \(\rm{(1)}\)吸收塔中,用\(\rm{NaOH}\)溶液吸收\(\rm{SO_{2}}\),生成      和\(\rm{H_{2}O}\)。\(\rm{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rm{SO_{2}}\)的原因是               

              \(\rm{(2)}\)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m{(3)}\)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rm{(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有利于节约成本。

            • 7. 探究气体的性质、制取\(\rm{( I)}\)对比实验中的变量控制
              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相同质地的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rm{.}\)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rm{①}\)大理石颗粒大小;\(\rm{②}\)温度;\(\rm{③ }\)______ .
              \(\rm{(I)}\)【收集证据】验证猜想与假设\(\rm{①}\)是否成立.

              \(\rm{(1)}\)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方案一:乙试管中稀盐酸的浓度\(\rm{C\%}\)应为_______; 较之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更为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m{(2)}\)方案二:利用“数字化实验”将实验过程中某些因素\(\rm{(}\)如气压等\(\rm{)}\)的变化以数据、图象的形式呈现出来\(\rm{.}\)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rm{.}\)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 ______\(\rm{ (}\)选填\(\rm{a~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

              \(\rm{(II)}\)检验气体的性质 :

              \(\rm{(1)}\)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______ .
              \(\rm{(2)}\)取\(\rm{3ml(1)}\)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3)}\)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_____________ .

              \(\rm{(III)}\)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rm{(1)}\)写出标号\(\rm{①②}\)的仪器名称:\(\rm{①}\)____________,\(\rm{②}\)____________;
              \(\rm{(2)}\)实验室制取\(\rm{H_{2}}\)是用固态的锌粒和液态的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进行的,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rm{(}\)填写装置序号\(\rm{)}\),可以用\(\rm{D}\)或\(\rm{E}\)装置收集\(\rm{H_{2}}\),说明\(\rm{H_{2}}\)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性质.

              \(\rm{(3)①}\)的下端管口如果没有伸到液面以下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

              \(\rm{(4)}\)为了粗略测定加热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可将\(\rm{A}\)装置与右图\(\rm{F}\)、\(\rm{G}\)两个装置连接,各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rm{(}\)填字母\(\rm{)}\):\(\rm{a→}\)______\(\rm{→}\)______\(\rm{→d}\).

            • 8. 化学兴趣小组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索.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作出猜想】
              \(\rm{a}\)、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rm{b}\)、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
              \(\rm{c}\)、\(\rm{…}\)
              【活动探究\(\rm{1}\)】为探究猜想\(\rm{a}\),分别在两支试管中放入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rm{(}\)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rm{)}\),然后分别加入相同尝试和质量的稀盐酸,
              \(\rm{(1)}\)观察到放锌片的试管中立即产生 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rm{(2)}\)放铁片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 ______ 色\(\rm{.}\)
              \(\rm{(3)}\)从实验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rm{Zn}\) ______ \(\rm{Fe(}\)填“\(\rm{ < }\)”“\(\rm{=}\)”“\(\rm{ > }\)”\(\rm{)}\).
              \(\rm{(4)}\)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本身性质有关,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关系是 ______ .
              【活动探究\(\rm{2}\)】为探究猜想\(\rm{b}\),设计如图\(\rm{1}\)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注射器用于测量产生氢气的体积.
              所用药品,实验数据如表\(\rm{(}\)盐酸足量\(\rm{)}\):
              实验编号 选用金属\(\rm{(}\)质量形状相同\(\rm{)}\) 盐酸浓度\(\rm{(}\)相同体积\(\rm{)}\) 产生氢气的体积\(\rm{/mL}\)
              \(\rm{0}\) \(\rm{t_{1}}\) \(\rm{t_{2}}\) \(\rm{t_{3}}\) \(\rm{t_{4}}\) \(\rm{t_{5}}\)
              锌片 \(\rm{6\%}\) \(\rm{0}\) \(\rm{1}\) \(\rm{2}\) \(\rm{3}\) \(\rm{3}\) \(\rm{3}\)
              锌片 \(\rm{3\%}\) \(\rm{0}\) \(\rm{0.6}\) \(\rm{1.2}\) \(\rm{1.8}\) \(\rm{2.4}\) \(\rm{3}\)
              \(\rm{(5)}\)请在坐标图\(\rm{2}\)中画出实验编号Ⅱ产生氢气与时间的关系图.
              \(\rm{(6)}\)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酸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相同条件下,盐酸的浓度越大,金属与盐酸反应越 ______ \(\rm{(}\)“块”或“慢”\(\rm{)}\).
              \(\rm{(7)}\)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能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______ \(\rm{(}\)写一条即可\(\rm{)}\).
            • 9.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rm{H_{2}O_{2}}\)溶
              液浓度\(\rm{\%}\)
              \(\rm{H_{2}O_{2}}\)溶液体积\(\rm{/mL}\) 温度\(\rm{℃}\) \(\rm{MnO_{2}}\)的用量\(\rm{/g}\) 收集氧气的体积\(\rm{/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rm{/s}\)
              \(\rm{①}\) \(\rm{5}\) \(\rm{1}\) \(\rm{20}\) \(\rm{0.1}\) \(\rm{4}\) \(\rm{16.75}\)
              \(\rm{②}\) \(\rm{15}\) \(\rm{1}\) \(\rm{20}\) \(\rm{0.1}\) \(\rm{4}\) \(\rm{6.04}\)
              \(\rm{③}\) \(\rm{30}\) \(\rm{5}\) \(\rm{35}\) \(\rm{2}\) \(\rm{49.21}\)
              \(\rm{④}\) \(\rm{30}\) \(\rm{5}\) \(\rm{55}\) \(\rm{2}\) \(\rm{10.76}\)
              \(\rm{(1)}\)通过实验\(\rm{①}\)和\(\rm{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有关;从实验______和__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
              \(\rm{(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rm{.}\)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_____.
              \(\rm{(3)}\)用一定量\(\rm{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______\(\rm{(}\)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rm{)}\).
            • 10.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A.\(\rm{A}\)
              B.\(\rm{B}\)
              C.\(\rm{C}\)
              D.\(\rm{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