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重要意义。

              \(\rm{(1)}\)研究发现:利用硫一碘循环分解水制氢气主要涉及下列反应\(\rm{(}\)反应条件已略\(\rm{)}\):

              I、\(\rm{SO_{2}+2H_{2}O+I_{2}=H_{2}SO_{4}+2HI}\);

              \(\rm{II}\)、\(\rm{2HI=H_{2}+I_{2}}\);

              Ⅲ、\(\rm{2H_{2}SO_{4}=2SO_{2}+O_{2}+2H_{2}O}\)

              请回答:反应Ⅲ属于_______\(\rm{\_}\)反应\(\rm{(}\)填基本反应类型\(\rm{)}\);循环分解水的过程中产生\(\rm{O_{2}}\)和\(\rm{H_{2}}\)的质量比为\(\rm{\_}\)_______

              \(\rm{(2)}\)在汽车“催化转化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m{2NO+2CO \overset{催化剂}{=}{N}_{2}+2C{O}_{2} }\),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rm{(}\)填写实验编号\(\rm{)}\);研究催化剂的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rm{(}\)填写实验编号\(\rm{)}\)。

              \(\rm{(3)}\)在\(\rm{300℃}\)、\(\rm{70MPa}\)下,使用催化剂可由氢气和二氧化碳合成乙醇\(\rm{(CH_{3}CH_{2}OH)}\),同时生成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rm{(4)}\)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不同已知在某温度下各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燃烧单位质量的上述燃料产生的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 2.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rm{⑴}\) 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rm{(}\)填序号\(\rm{)}\),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⑵}\) 用\(\rm{C}\)装置收集氧气时,应将该装置的 _____端与发生装置连接。

              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rm{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rm{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请你设计: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rm{5\%}\)过氧化氢溶液、\(\rm{15\%}\)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 3. 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室将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为什么能提高反应速率?
              \(\rm{(2)}\)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rm{.}\)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rm{.}\)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rm{.}\)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水溶液呈中性\(\rm{.}\)鉴别亚硝酸钠溶液与食盐水溶液的方法除了可以选用无色酚酞溶液、\(\rm{pH}\)试纸或\(\rm{pH}\)计外,还可以选用什么试剂?如何操作?
            • 4.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r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rm{)}\)

              【猜想与假设】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

              【实验记录】同学们进行\(\rm{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rm{(1)}\)实验\(\rm{②}\)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rm{x}\)是______\(\rm{mL}\)。

              \(\rm{(2)}\)实验\(\rm{①~⑥}\)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_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rm{(3)}\)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rm{(}\)填序号\(\rm{)}\)。

              \(\rm{(4)}\)通过实验\(\rm{①}\)、\(\rm{②}\)、\(\rm{④}\)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rm{(5)}\)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氧气,应选择实验\(\rm{⑥}\)而不选实验\(\rm{②}\)的理由是______\(\rm{(}\)答两点\(\rm{)}\)。

              \(\rm{(6)}\)某同学改用如图所示装置代替气囊完成实验\(\rm{②}\),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


              \(\rm{a.}\)将导管伸入量筒,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rm{b.}\)开启控温加热器,将导管伸入量筒,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rm{c.}\)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量筒

            • 5.

              为比较相同浓度的\(\rm{FeCl_{3}}\)溶液和\(\rm{CuSO_{4}}\)溶液对\(\rm{H_{2}O_{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rm{(1)}\)请写出实验室中\(\rm{H_{2}O_{2}}\)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性研究】

              \(\rm{(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研究】

              \(\rm{(3)}\)如图乙,实验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______________。

              【深入研究】

              \(\rm{(4)}\)老师认为该研究小组证明\(\rm{FeCl_{3}}\)溶液或\(\rm{CuSO_{4}}\)溶液可作\(\rm{H_{2}O_{2}}\)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的实验,除了要探究上述问题外,还应对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实验探究。

            • 6.

              同学们在实验室做制取\(\rm{CO_{2}}\)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小梅发现不同小组装置中冒出气泡的快慢不同。

              【提出问题】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作出猜想】可能是所用盐酸的浓度不同影响了反应速率。

              【设计实验】小梅每次取\(\rm{20mL}\)盐酸,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温度\(\rm{/℃}\)

              \(\rm{HCl}\)的质量分数\(\rm{/\%}\)

              大理石质量

              收集所用时间\(\rm{/s}\)

              \(\rm{①}\)

              \(\rm{20}\)

              \(\rm{18}\)

              \(\rm{10g}\)

              \(\rm{40}\)

              \(\rm{②}\)

              \(\rm{20}\)

              \(\rm{9}\)

              \(\rm{10g}\)

              \(\rm{78}\)


              \(\rm{(1)}\)小梅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rm{CO_{2}}\),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m{(2)}\)小梅用如图装置来测定收集一瓶\(\rm{CO_{2}}\)气体所需要的时间,瓶内植物油的作用是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为            

              【评价与反思】\(\rm{(3)}\)小芳认为小梅的实验不够严密,对大理石的要求还要有           

              \(\rm{(4)}\)下图是小芳与小梅对实验进行改进后,在老师帮助下,用精密测量法绘制的实验\(\rm{①}\)的图象,数据反映,前\(\rm{40s}\)反应速度快,从\(\rm{40s}\)到\(\rm{160s}\)反应速度逐渐减慢,原因是                                                                                       

              \(\rm{(5)}\)你认为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还有                \(\rm{(}\)写一点即可\(\rm{)}\)。

            • 7.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rm{(1)}\)甲同学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设计以下对比试验:

              I.将\(\rm{3.0g}\)氯酸钾与\(\rm{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rm{II.}\)将\(\rm{3.0g}\)氯酸钾与\(\rm{1.0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氧气的快慢。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反应时间

              \(\rm{(1)}\)

              \(\rm{3.0g}\)氯酸钾

              \(\rm{1.0g}\)二氧化锰

              \(\rm{35s}\)

              \(\rm{(2)}\)

              \(\rm{3.0g}\)氯酸钾

              \(\rm{1.0g}\)氧化铜

              \(\rm{152s}\)

              \(\rm{a. I}\)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rm{b.}\)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rm{(2)}\)乙同学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二氧化锰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rm{1}\)

              \(\rm{50.0g}\)

              \(\rm{1\%}\)

              \(\rm{0.1g}\)

              \(\rm{9mL}\)

              \(\rm{2}\)

              \(\rm{50.0g}\)

              \(\rm{2\%}\)

              \(\rm{0.1g}\)

              \(\rm{16mL}\)

              \(\rm{3}\)

              \(\rm{50.0g}\)

              \(\rm{4\%}\)

              \(\rm{0.1g}\)

              \(\rm{31mL}\)

              \(\rm{a.}\)本实验中,测量氧气体积的装置是          \(\rm{(}\)填编号\(\rm{)}\)。


               

              \(\rm{b.}\)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rm{c.}\)丙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 8.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有很多种,如金属氧化物,过氧化氢酶和某些盐类物质等等.
              【提出问题】硫酸铜溶液能作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吗?如果可以,影响其催化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验证】硫酸铜溶液能作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且其酸碱性对催化效果有影响.

              【完成实验】本实验在常温下进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rm{①}\)

              \(\rm{10mL5\%H_{2}O_{2}}\)溶液

              \(\rm{②}\)

              \(\rm{10mL5\%H_{2}O_{2}}\)溶液

              \(\rm{10}\)滴\(\rm{0.1\%CuSO_{4}}\)溶液

              \(\rm{③}\)

              \(\rm{10mL5\%H_{2}O_{2}}\)溶液\(\rm{+}\)少量\(\rm{HCl}\)溶液\(\rm{(}\)酸性\(\rm{)}\)

              \(\rm{10}\)滴\(\rm{0.1\%CuSO_{4}}\)溶液

              \(\rm{④}\)

              \(\rm{10mL5\%H_{2}O_{2}}\)溶液\(\rm{+}\)少量\(\rm{NaOH}\)溶液\(\rm{(}\)碱性\(\rm{)}\)

              \(\rm{10}\)滴\(\rm{0.1\%CuSO_{4}}\)溶液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rm{(1)}\)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由实验 ______和实验\(\rm{②}\)对比,可以探究\(\rm{CuSO_{4}}\)能够加速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rm{(3)}\)若要证明\(\rm{CuSO_{4}}\)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______和 ______不变.
              \(\rm{(4)}\)实验编号\(\rm{②③④}\)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rm{.}\)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继续探究】请你再写出一种影响硫酸铜催化效果的因素 ______\(\rm{(}\)与之前因素不相同\(\rm{)}\),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rm{(}\)写出实验的简单操作、现象和结论\(\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硫酸中混有硫酸铜溶液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


              【提出问题】是什么离子导致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

              【猜想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与铜离子有关;乙同学:可能与硫酸根离子有关;

              丙同学认为乙的猜想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用\(\rm{A}\)、\(\rm{B}\)两组仪器进行实验:

              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图\(\rm{A}\)所示装置气密性,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量取\(\rm{2}\)份质量分数为\(\rm{20\%}\)的稀硫酸各\(\rm{20mL}\),第一份加入质量分数为\(\rm{10\%}\)的硫酸铜溶液\(\rm{1mL}\),第二份加入质量分数为\(\rm{10\%}\)的硫酸锌溶液\(\rm{1mL}\)。称取\(\rm{2}\)份形状相同锌粒各\(\rm{1g}\),分别与以上溶液反应。反应装置如图\(\rm{A}\)所示。用此装置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用\(\rm{B}\)收集气体,分别记录收集一瓶气体\(\rm{(}\)集气瓶规格均为\(\rm{125mL)}\)所需的时间\(\rm{(}\)如下表\(\rm{)}\),什么时间开始收集气体?                      

              编号

              \(\rm{20\%}\)的稀硫酸各\(\rm{20mL}\)

              锌粒

              收集\(\rm{1}\)瓶氢气所需的时间

              \(\rm{①}\)

              加入质量分数为\(\rm{10\%}\)的硫酸铜溶液\(\rm{1mL}\)

              \(\rm{1g}\)

              \(\rm{2}\)分\(\rm{10}\)秒

              \(\rm{②}\)

              加入质量分数为\(\rm{10\%}\)的硫酸锌溶液\(\rm{1mL}\)

              \(\rm{1g}\)

              \(\rm{3}\)分\(\rm{01}\)秒

              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硫酸中混有硫酸铜溶液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与__________有关。

              实验\(\rm{②}\)中加入质量分数为\(\rm{10\%}\)的硫酸锌溶液\(\rm{1m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本题回答正确将奖励\(\rm{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rm{60}\)分。】

              【反思质疑】丁同学认为:锌与混有硫酸铜的硫酸溶液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可能与

              铜单质有关,他质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丁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rm{①}\)

              取\(\rm{1g}\)锌粒于锥形瓶,加入\(\rm{20mL 20\%}\)的稀硫酸

               

              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与铜单质有关

              \(\rm{②}\)

               

            • 10.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rm{H_{2}O_{2}}\)生成\(\rm{O_{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 \(\rm{H_{2}O_{2}}\)生成\(\rm{O_{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rm{H_{2}O_{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rm{MnO_{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rm{(}\)相同体积\(\rm{)O_{2}}\)所需要的时间。

              【进行实验】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中\(\rm{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rm{1}\)

              \(\rm{2}\)

              反应物

              \(\rm{6\% H_{2}O_{2}}\)

              \(\rm{6\% H_{2}O_{2}}\)

              催化剂

              \(\rm{1g}\)红砖粉

              \(\rm{1g MnO_{2}}\)

              时间

              \(\rm{152 s}\)

              \(\rm{35 s}\)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rm{H_{2}O_{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rm{MnO_{2}}\)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rm{MnO_{2}}\)和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否改变。

              \(\rm{H_{2}O_{2}}\)生成\(\rm{O_{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rm{?}\)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rm{(}\)只要求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案\(\rm{)}\)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实验方案,本题奖励\(\rm{4}\)分。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