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_______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 2.

              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一根吸管\(AB\)、铜丝等材料自制了一个图\(14\)乙所示的简易密度计,他先在吸管的\(A\)端塞入一小段铜丝作为配重\(.\)再用石蜡将吸管这端封闭,然后将吸管的________端朝下使它竖直地漂浮在液体中;在使用中发现自制的简易密度计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长。所测液体的密度越________,而它在不同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的\((\)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

              学习了有关压强和浮力的知识后,小明非常感兴趣,他和同学们利用吸管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用吸管“取”水主要依靠了_____的作用.

              \((2)\)如图乙所示,往水平放置的吸管中吹气,可以看到竖直放置的吸管中的水面  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此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是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粘上适量橡皮泥并用石蜡封口制成密度计\(.\)现使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

              \(①\)三种液体的密度的比较:密度最大的是 ______,密度最小的是 _______\((\)选填序号\()\).

              \(②\)把这个简易密度计分别漂浮在水中和液体\(3\)中时,吸管在水中部分和在液体\(3\)中部分的长分别为\(4cm\),和\(5cm(\)橡皮泥在水中的体积忽略不计\()\),求液体\(3\)的密度\(ρ_{3}=_{\;\;\;\_\_\_\_\_\_\_\_\_\_\_\_\_\_\_\_}kg/m^{3}_{\;\;\;}\)

            • 4.

              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_{1}(\)如图所示\()\)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_{2}\)

              根据上面的你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作用是使竹筷能______________在液面.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条件工作的。

              \((3)\) 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___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5)\)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_{盐水}=\)___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ρ_{水})\)

            • 5.

              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1)\)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2)\)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3)\)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_{1} (\)如图所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_{盐水}= \)_____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

            • 6.

              如图是停靠在我南海海军基地的中国第二代核攻击潜水艇,该潜水艇下潜时艇底所受水的压强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在完全浸没之前的下潜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           来实现的.

            • 7.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汽油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
              \(G_{物}(N)\)
              弹簧测力计
              示数\(F(N)\)
              物体受到浮
              力\(F_{浮}(N)\)
              排开液体体
              积\(V_{排}(cm^{3})\)
                  水
              \({\,\!}_{ρ水}=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汽油
              \({\,\!}_{ρ汽油}=0.7g/cm^{3}\)
              \(4\)
              \(2\)
              \(1.65\) \(0.35\) \(50\)
              \(5\) \(l.3\) \(0.7\) \(100\)
              \(6\) \(0.95\) \(1.05\) \(150\)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2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_{浮}=\)______\(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两组实验______\((\)填序号\()\)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3\)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_{排}=\)___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__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______\(.\)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汽油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______\(N\)处对应标上\(0.7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 8.

              如图展示了一些你熟悉的物理实验装置,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图\(1\)                                              
                                   
                    图\(2\)    

                  图\(3\)

               

                             图\(4\)                                                                                                                                                              

              \((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                的条件。

              \((2)\)图\(2\)所示的密度计是测量                的工具。

              \((3)\)图\(3\)所示的的\(U\)形管压强计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的          ,可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

              \((4)\)图\(4\)所示的滚摆上下运动的过程说明                   可以相互转化。

            • 9.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简易密度计,如图\((a)\)和\((b)\)所示\(.\)他利用一根饮料吸管,在其下段加适当的配重并用石蜡封口,再将此进行技术处理过的饮料吸管置于被测液体中进行液体密度测量实验.


              \((1)\)根据上述信息和你实际操作的体验,在吸管的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作为配重,其目的是使吸管能               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水中的长度为\(H\);当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液体中的长度为\(h.\)请用\(H\)、\(h\)及水的密度\(ρ_{水}\)表达被测液体的密度\(ρ_{液}\),即:\(ρ_{液}=\)              

              \((3)\)若\((c)\)图中画出的是吸管漂浮在水面时所处的水面位置,酒精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ρ_{酒精}=0.8g/cm^{3})\),则吸管漂浮在酒精液面上时,酒精液面所处的位置在\(ρ_{水}\)刻度线的       方\((\)选填“上”或“下”\()\).

              \((4)\)小明根据液体密度\(ρ_{液}\)与浸入液体中的长度为\(h\)的对应关系作出\(ρ—h\)图像,如图\((d).\)据此分析,这种简易密度计的刻度线分布是           \((\)选填“均匀”、“不均匀”\()\)的,且密度值越大,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越       \((\)选填“大”或“小”\()\).

              \((5)\)如果我们使用更细一点的饮料吸管制作密度计,则测量结果的误差将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 10.

              \((1)\)在河流上修建拦河坝时,人们同时修筑了船闸,船闸是利用了         的原理。

              \((2)\)车辆超载是造成公路受损严重的原因之一。由于汽车超载,使得汽车对路面的       增大,而汽车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几乎不变,因而所产生的       增大而导致路面容易损毁。

              \((3)2016\)年\(5\)月\(20\)日,美国南部地区遭遇巨型龙卷风侵袭。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吸入”物体是由于龙卷风内部空气流速大于外部空气流速,所以龙卷风外部的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内部压强;物体被“卷向”空中是由于受到一个向           \((\)选填“上”或“下”\()\)的合力。

              \((4)\)潜水艇两侧有压水舱,通过控制压水舱中水的多少,可控制潜水艇的沉浮。潜水艇静止悬浮时是处于         \((\)填“平衡”、“不平衡”\()\)状态;用压缩空气将压水舱里的水排出\(.\)潜水艇由悬浮开始上浮,潜水艇的运动状态         \((\)填“发生了改变”或“未改变”\()\):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若未浮出水面\()\)其所受的浮力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设水的密度均匀\()\)

              \((5)\)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前进时,若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f=3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是         \(N\),当绳子自由端以\(0.3m/s\)向左运动时,物体\(A\)向左移动速度为         \(m/s\)。



              \((6)\)弯折一根铁棒要用很大的力,说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表现为                ;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分子间有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              组成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