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今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可利用平行光源照射凸透镜后交于\(A\)点\((\)如图\(1\)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______ 作用。小可认为\(A\)点就是该凸透镜的焦点,请对他的观点作出评判: ______ 。
              \((2)\)小可在用图\(2\)所示的实验探究线圈数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时,将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接入电路,其好处是 ______ 。利用此实验电路也能研究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______ 。
            • 2.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这是为什么?
            • 3.
              一个寒冷而干燥的晴天,一支地质勘测队来到一片散落着枯枝败叶的荒野,附近有一条小河,河边还结着厚厚的冰,他们想休息一下,烧水、做饭,却忘了带火柴和打火机,你能为他们想出办法吗?写出你的设计方法。
            • 4.
              在旅游景区或森林里,不能随意丢弃矿泉水瓶。 因为当瓶子装有水或雨水时,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将阳光聚在一起,会点燃枯草、枯叶,引发火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通过分析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结构特征,抓住影响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忽略掉 ______ 等次要因素,构建凸透镜模型就可以解释。
            • 5.

              \((1)\)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近期播出湖北省博物馆甄选的三件 “国之重器”,其中战国早期的文物“曾侯乙编钟”至今仍可演奏乐曲,乐师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_ 而发出声音,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 不同\((\)选填“音调”或“音色”\()\)。


              \((2)\)科学家计划利用空间站的激光为太空垃圾减速,使之坠入大气层烧毁。如图所示地球轨道上有一废弃卫星,速度为\(2.7×10^{4}km/h\),合_________________  \(m/s\),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表面,其表面金属直接 __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导致卫星减速。


              \((3)\) 体积为\(2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1.5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总质量的\(\dfrac{1}{3}\)  ,则钢瓶内剩余氧气质量为_____\( kg\),剩余氧气密度为_____\(kg/m^{3}\)。

              \((4)\) 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是 ______ 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明是 ______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

              \((5)\)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古代有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记载:“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__形成的;“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是由于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______作用。

              \((6)\) 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前者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7)\)小方用频闪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照片可以判断纸锥做的是______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测得\(A\)、\(B\)间的实际距离为\(5.20cm\),则在\(AB\)两位置之间,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

              \((8)\)如图,\(A′B′\)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的位置,请你在图中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AB\)的大致位置。

               

                                                

              \((9)\)如图所示光线是从水面处射出的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它对应的入射光线,同时大致画出入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光线。

            • 6.

              \((1)\)如下图所示,一束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__\((\)甲\(/\)乙\()\)透镜\(.\)小明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16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答出一个即可\().\)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①\)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cm\).

              \(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____、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图\(10\)是某小组的实验情形,小明发现光屏上清晰的像偏    \((\)选填“上”、“下”、“左”或“右”\()\);调整合适后发现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③\)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换用一个焦距略大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④\)当小明把爷爷的老花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时,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应当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⑤\)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cm\),\(24.0cm\),\(26.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_________

            • 7.

              \((1)\)凸透镜对光有 ________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凸透镜的焦点为\(F\),当蜡烛如图所示放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可成一个_______________ 、放大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2)\)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对光路的作用和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光路图画出来.

            • 8. 小明同学家里有一个凸透镜,他想知道此凸透镜的焦距,于是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太阳光作为光源,是因为太阳光相当于 ______ 光.
              (2)为什么要正对太阳光?
            • 9.
              \(2017\)年\(3\)月\(27\)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学校开展了查找安全隐患的活动\(.\)活动中,小安同学查找到了两种隐患:\((1)\)老师办公桌上有一个盛有水的球形鱼缸,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一个很亮的光斑,存在着火灾隐患;\((2)\)有些同学边走路边吃用竹签插着的热狗,尖锐的竹签头容易扎伤人\(.\)这两种隐患都与物理有关,请分别做出简要解释.
            • 10.

              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与正常的眼睛相比,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______\((\)会聚\(/\)发散\()\)能力较强;矫正近视眼所佩戴的镜片应是_________,其作用是将光______\((\)会聚\(/\)发散\()\)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