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南昌校级模拟)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如图1,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求:
              (1)打点计时器在打D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vD=    m/s,打点计时器在打B、C、E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vBvCvDvE
              0.12m/s0.16m/s0.25m/s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试在图2中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v-t图象,并从中可得出物体的加速度a=    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 2.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按每打5个点数一个计数点的方法标出计数点(如图甲所示),则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5×0.02s=0.1s.已测得s5=8.80cm,设测计数点3、4之间的距离s4,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4=    cm,根据上述数据算得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 3. 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如图1所示的一条纸带,在带上共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带剪开分成六条(分别叫a、b、c、d、e、f),将这六条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直方图,最后将各纸带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表示v-t关系的图象.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①表示v-t关系,图中的x轴对应的物理量是时间t,y轴对应的物理量是速度v.若纸条C的长度为5.0cm,则图中t3    s,v3      m/s;因为各纸条上端中心连线是一条倾斜直线,所以可以直观的看出小车是做匀变直线运动;
              ②在纸带未剪断时,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AB=4.22cm、xBC=4.65cm、xCD=5.08cm、xDE=5.49cm、xEF=5.91cm、xFG=6.34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4.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运动变化规律”.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a.将木板的左端垫起,以平衡小车的摩擦力;
              b.在小车中放入砝码,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c.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断开电源;
              d.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更换纸带,重复b、c的操作.
              (1)设钩码质量为m1、砝码和小车总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车的加速度为:a=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如图丙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计数点O、A、B、C、D和E,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读出各计数点对应的刻度x,通过计算得到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以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对应的测量xC值和计算速度vC值填在下表中的相应位置.
              (3)实验小组通过绘制△v2-s图线来分析运动规律(其中△v2=v2-v02,v是各计数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0是O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标出了O、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图乙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2-s图线.
              (4)实验小组绘制的△v2-s图线的斜率k=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若发现该斜率大于理论值,其原因可能是    
              计数点x/cms/cmv/(m•s-1
              O1.000.30
              A2.341.340.38
              B4.043.040.46
              C    5.00    
              D8.337.330.61
              E10.909.900.70
            • 5. 如图甲为研究“转动动能与角速度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固定竖直平面内的转盘(转轴水平),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重锤、游标卡尺、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乙所示,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圆盘的直径d为    cm;

              ②将悬挂铁锤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后,绕在转盘边缘上,纸带一端固定在转盘上,使得转盘与纸带不打滑,设纸带厚度不计,打开电源,释放重锤,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O、A、B、C…各点为连续打出的点迹:

              则由图丙中数据可得,打下点迹D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D=     rad/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下表为各点对应的转动动能Ek和角速度ω值,请你猜想转动动能Ek和角速度ω满足的关系式为Ek=    (填准确的表达式).
              计数点ABCE
              转动动能Ek(J)0.00100.00390.0089     …0.024
              角速度ω(rad/s)4.07.911.919.7
            • 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来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操作如下:
              ①安装实验器材,调节试管夹(小铁球)、光电门和纸杯在同一竖直线上;
              ②打开试管夹,由静止释放小铁球,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铁球在两个光电门间的运动时间t,并用刻度尺(图上未画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高度h,计算出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v;
              ③保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重复②的操作.测出多组(h,t),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v;

              ④画出v-t图象.
              请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1)设小铁球到达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v0,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为    .(用v0、g和t表示)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123456
              h(cm)10.0020.0030.0040.0050.0060.00
              t(s)0.0690.1190.1590.1950.2260.255
              v(m•S-11.451.681.892.052.212.35
              请在图2的坐标纸上画出v-t图象.
              (3)根据v-t图象,可以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试管夹到光电门1的距离约为     cm.(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7. 如图1所示的(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是高中物理常用的力学实验装置,现用该装置完成测定木块运动加速度a

              (1)下例实验照片中是否有实验错误、不合理或不必要之处?若存在问题,请指明问题所在.

              (2)如图2所示为从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认为最能反映木块匀变速运动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得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下列哪些措施能有助于减小实验的误差    
              A.选用输出电压稳定性更佳的稳恒电源
              B.选用输出电压变化周期更稳定的交流电源
              C.调节滑轮高度,使拉线与长木板平行
              D.实验中满足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
              E.实验前先平衡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 8.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有益的是(  )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当作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小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用实验桌代替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 9.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如图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t,测得AB两点的距离为L1,CD两点间的距离为L2,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10. 用滴水法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值,方法是: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挡板,如图1所示,仔细调节水龙头,使得前一个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挡板的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滴水声,依次数“2、3、4…”,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读数t.

              (1)写出用上述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g=    
              (2)为了减小误差,改变h的数值,测出多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高度h/cm空中运动的时间t/s
              120.10.2
              225.20.23
              332.430.26
              438.450.28
              5440.3
              650.120.32
              表格中的t是水滴从水龙头口到挡板所用的时间,即水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请在图2的坐标纸中作出适当的图象,并利用图象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g=    m/s2.(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