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设计时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实验二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A瓶与    (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结论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三实验四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    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    
              【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五
              (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0mL20mL12mL    
              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 2. 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 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
              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避免产率偏低
              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 4.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小芳曾用四朵紫色干燥的石蕊小花做了下图所示的四个探究实验,得出了“CO2溶于水生成酸”的结论.

              实验序号IIIIV
              实验现象   小花变红色  小花不变色    小花不变色  小花    
              实验目的
              和结论
              目的:证明
                  
              目的:证明水不能使
              石蕊变色
              目的:证明
                  
                 结论:CO2和水
              反应生成碳酸
              (1)请将各实验的有关内容填入下表空格中:
              (2)写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芳若不做实验I,    (填“能”或“否”)得出CO2和水发生结论.
            • 5.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1)请给下列实验选择正确的使用仪器,将仪器编号填在横线上.共选择的仪器有:①药匙②镊子③量筒④酒精灯⑤带铁圈的铁架台⑥带铁火的软架台⑦胶头滴管⑧石棉网
              取用块状固体需用    取用一定量的蒸馏水需用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用    ,给烧杯里的实验溶液加热需用    
              (2)小雪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瓶收集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密封好,小丽量取了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她们将两种液体同时分别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盖好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她们可能要探究的问题是    
            • 6. 请根据以下三个实验回答问题:

              A.水的电解实验  B.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C.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1)A实验:玻璃管①中产生的气体是    ;反应方程式为    
              (2)B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    
              (3)C中实验现象是:①小烧杯中有大量气泡产生,②    .其中现象①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7. 本学期,同学们探究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请回忆相关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实验中观察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    火焰.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    性.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2)乙图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通过C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8. CO2是初中科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铜与酸不反应)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
              小雯同学对小虎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 9. 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比较CO2与空气密度大小的实验.
              装置说明:透明塑料管内有一根铜丝,铜丝上等距离固定着9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纸花,其中0处的纸花上包有CaCO3粉末.
              实验探究:将塑料管竖立于水平桌面上,并用注射器向0处的纸花上缓慢注入0.5mL稀盐酸.
              (1)从金属的活动性考虑,塑料管内选用铜丝来固定纸花,是由于铜丝    
              (2)该小组得出了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中还观察到中部向上1处的纸花也变红,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因为    
              (3)请写出管内发生有关化学变化的方程式    
              (4)与教材上的实验(如图2A、B)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写一条即可):    .B的实验还能证明CO2的化学性质是:    
            • 10.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
              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测量液体体积:俯视导致测量出的液体体积偏小
              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