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水都不是纯净物,通过过滤、静置、絮凝等操作可以变成纯净物
              B.去西藏旅游时发生高原反应,可以通过吸氧使症状缓解
              C.用加入炉具清洁剂的方式除掉衣服或餐具上的油污
              D.用升温的方式使较多的食盐更多的溶解在水中
            • 2.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洗洁精具有     功能.加快块状食盐溶解的方法:    ;菜刀用过后防止生锈的方法:    
            • 3. 把硝酸钾加入到一杯冷水中,欲使硝酸钾快速溶解的方法有:        
            • 4. 小英在做饭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推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度的影响:
              因素①    ,影响    
              因素②    ,影响    
            • 5. 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等质量的蔗糖在等量的热水中溶解速率比在冷水中快:    
              (2)煤燃烧后剩下的灰烬质量比原来煤的质量小:    
              (3)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4)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导致核电站爆炸,使防辐射成为热点话题,“吃碘防辐射”的说法造成社会上短暂的“盐荒”.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或分子)
            • 6. 能加快食盐溶解速率,并增大食盐溶解度的下列操作是(  )
              A.搅拌
              B.振荡
              C.加热
              D.降温
            • 7. 茗茗发现很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她想:影响同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茗茗根据生活经验以冰糖为例,提出了她的一些猜想:
              A、与冰糖颗粒的大小有关   B、与水的温度有关   C、与是否搅拌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实验中的烧杯完全相同)并进行了探究,下表是她在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颗粒大小水的温度实验现象
              0.5g块状冰糖100mL、10℃的水缓慢溶解
              0.5g块状冰糖100mL、80℃的水较快溶解
              0.5g粉末状冰糖100、80℃的水快速溶解

              (1)通过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想    (填字母).
              (2)通过对比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想    (填字母),得到的结论是:当水温等其他条件一定时,冰糖的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    (选填“快”或“慢”).
              (3)如果茗茗要验证猜想C,应如何操作:    
            • 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降低温度不一定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固体溶质颗粒大小是影响溶质溶解速率的因素之一
              C.室温下,氯化钠饱和溶液比氢氧化钠饱和溶液要浓
              D.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 9. 为了使蔗糖快些溶解,小明根据生活经验和学到的知识采取了下列做法,其中不会加快蔗糖溶解速度的是(  )
              A.研成粉末
              B.用热水溶解
              C.用筷子不断搅拌
              D.多加水
            • 10. 下列有关厨房内的几种做法不科学的是(  )
              A.将蔗糖放入热水中,以加快溶解
              B.菜刀用完后擦干存放,以防生锈
              C.将火烧得旺些,可提高锅内水的沸点,使食物熟得快
              D.微波炉、电饭锅、热水器等多种大功率用电器错开时间使用,以防过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