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澄清透明的液体
              B.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
              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2.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 3. 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其中活性炭吸附属于    变化,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①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②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③欲使t2℃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填一种);
              ④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乙(填“>”、“<”、“=”).
            • 4.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可能不相同
              B.一瓶食盐水密封放置2天后,食盐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C.厨房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D.向室温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水,所得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
            • 5. 在物质混合(或反应)等过程中,会存在“1+1≠2”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种混合(或反应)过程中,“1+1”不等于“2”的是(  )
              A.1 g酒精和1 g水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B.1 g金属锌和1 g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C.温度一定时1 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 g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D.1 g氢氧化钠溶液和1 g稀硫酸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 6.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油、水形成的乳浊液中加入少量洗涤剂振荡,会发生乳化现象使乳浊液稳定
              B.温度不变,在X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后,溶液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C.温度不变,在X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X后,溶液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20℃时X物质的溶解度为25g,则2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X质量分数为20%
            • 7. 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依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资料: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部分数据已做整数处理)如表所示:
              温度/℃10203040506070
              溶解度/g2132466486110138
              (1)硝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能为作物补充        (填元素符号).
              (2)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水,在40℃时,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10g、86g、64g、32g硝酸钾,充分溶解,如图所示.

                  (填字母序号)中盛的是不饱和溶液.
              ②烧杯A、B、C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3)若将(2)中烧杯C的液体倒入烧杯A中,通过调节温度,可使得混合后溶液恰好饱和且不存在KNO3固体.则混合液的温度应该调整至接近    ℃.
            • 8. 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
              温度(℃)01020405060708090100
              KNO313.320.9326485.5110138169202246
              NaCl35.735.83636.63737.337.838.43939.8
              (1)4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70克KNO3晶体最终可得到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填写编号).
              ①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②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饱和溶液
              ③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④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KNO3
              (3)KNO3、NaCl在t℃时溶解度均为W克,则t的最可能范围是    
              A.20<t<30        B.t=30       C.30<t<40        D.无法确定.
            • 9. 为了鉴别饱和的食盐水和纯净水,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A.测量两者的密度  B.闻两者的气味  C.观察两者的颜色  D.    
            • 10.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并有少量固体存在),在饱和溶液中悬浮着一只塑料木块,现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则烧杯中的木块会(  )
              A.上浮
              B.下降
              C.位置不变
              D.无法确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