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向\(\rm{50mL}\)水\(\rm{(}\)密度为\(\rm{1g/mL)}\)中溶解一定量的\(\rm{KNO_{3}}\)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如图\(\rm{1}\)实验现象和溶解度曲线如图\(\rm{2}\)回答。
              \(\rm{(1)A}\)、\(\rm{B}\)、\(\rm{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rm{(2)}\)当\(\rm{X=}\) ______ \(\rm{g}\)时,\(\rm{B}\)中恰好没有固体余;
              \(\rm{(3)}\)小明同学欲配置一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 ______ 、装瓶并贴标签。
              \(\rm{(4)}\)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常用 ______ \(\rm{(}\)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rm{)}\)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rm{(5)}\)将\(\rm{T_{2}℃}\)时\(\rm{KNO_{3}}\)和\(\rm{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rm{0℃}\)时,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 。
            • 2.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rm{(}\)  \(\rm{)}\)
              A.\(\rm{t_{3}℃}\)时,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
              B.\(\rm{t_{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rm{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rm{t_{1}℃}\)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各蒸发掉\(\rm{10g}\)水,析出甲的质量大
              D.分别将\(\rm{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rm{t_{3}℃}\)降到\(\rm{t_{1}℃}\),析出甲的质量大
            • 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同种固态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B.在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里加入其他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温度升高,\(\rm{KNO_{3}}\)的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也随之而减少
            • 4.
              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rm{(}\)  \(\rm{)}\)
              \(\rm{①}\)降低温度;\(\rm{②}\)升高温度;\(\rm{③}\)加同种溶质;\(\rm{④}\)加溶剂;\(\rm{⑤}\)恒温蒸发溶剂.
              A.\(\rm{①③⑤}\)
              B.\(\rm{②③④}\)
              C.\(\rm{①②③}\)
              D.\(\rm{②③⑤}\)
            • 5.
              一杯\(\rm{1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rm{(}\)  \(\rm{)}\)
              A.蒸发\(\rm{5}\) \(\rm{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 \(\rm{0℃}\)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 6.
              将\(\rm{m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rm{p\%}\)与时间\(\rm{t}\)的关系正确的是\(\rm{(}\)  \(\rm{)}\)
              A.
              B.
              C.
              D.
            • 7.
              \(\rm{t_{1}℃}\)时,将\(\rm{a}\)、\(\rm{b}\)两种固体各\(\rm{18g}\),分别加入到盛有\(\rm{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rm{t_{2}℃}\)时,现象如图乙所示,\(\rm{a}\)、\(\rm{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

              请填空:
              \(\rm{(1)}\)从\(\rm{t_{1}℃}\)到\(\rm{t_{2}℃}\)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 ______ \(\rm{(}\)填“\(\rm{a}\)”或“\(\rm{b}\)”\(\rm{)}\)的溶液。
              \(\rm{(2)}\)图丙中曲线\(\rm{M}\)表示的是 ______ \(\rm{(}\)填“\(\rm{a}\)”或“\(\rm{b}\)”\(\rm{)}\)的溶解度曲线。
              \(\rm{(3)}\)若\(\rm{a}\)中混有少量的\(\rm{b}\),可采用 ______ 结晶的方法提纯\(\rm{a}\)。
            • 8.
              下列\(\rm{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rm{(}\)  \(\rm{)}\)
              \(\rm{A}\) \(\rm{B}\) \(\rm{C}\) \(\rm{D}\)
              向一定量\(\rm{NaOH}\)溶液中加入稀\(\rm{H_{2}SO_{4}}\) 定温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rm{KMnO_{4}}\)固体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A.\(\rm{A}\)
              B.\(\rm{B}\)
              C.\(\rm{C}\)
              D.\(\rm{D}\)
            • 9.
              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rm{/℃}\) \(\rm{0}\) \(\rm{20}\) \(\rm{40}\) \(\rm{60}\) \(\rm{80}\) \(\rm{100}\)
              溶解度\(\rm{/g}\) \(\rm{NaCl}\) \(\rm{35.7}\) \(\rm{36.0}\) \(\rm{36.6}\) \(\rm{37.3}\) \(\rm{38.4}\) \(\rm{39.8}\)
              \(\rm{NH_{4}Cl}\) \(\rm{29.4}\) \(\rm{37.2}\) \(\rm{45.8}\) \(\rm{55.2}\) \(\rm{65.6}\) \(\rm{77.3}\)
              \(\rm{(1)}\)医疗上,氯化钠常用于配制\(\rm{0.9\%}\)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溶质为 ______ 。
              \(\rm{(2)}\)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通常采取晾晒海水的方法,这是因为随温度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 ______ \(\rm{(}\)填“大”或“小”\(\rm{)}\)。
              \(\rm{(3)20℃}\)时,向\(\rm{100g}\)水中加入\(\rm{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
              \(\rm{(4)}\)现有\(\rm{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rm{10\%}\)的氯化钠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蒸发掉 ______  \(\rm{g}\)水。
              \(\rm{(5)3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rm{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rm{30℃}\),其结果如图所示。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序号\(\rm{)}\)。
              A.烧杯\(\rm{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rm{①}\)中固体全部溶解
              C.若将烧杯\(\rm{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将得到的烧杯\(\rm{②}\)中溶液降温至\(\rm{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10.
              做好课堂笔记是学好化学的重要保证。请你帮助晓阳整理完整课堂笔记:
              \(\rm{(1)}\)化学用语总结:
              \(\rm{①}\)金属锌是由 ______ 构成的;        \(\rm{②2}\)个铵根离子; ______
              \(\rm{③}\)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rm{④}\)碘酒中溶剂的化学式; ______
              \(\rm{⑤}\)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______ 。
              \(\rm{(2)}\)化学图象总结:

              \(\rm{①}\)图\(\rm{1}\)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 ;
              \(\rm{②}\)图\(\rm{2}\)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rm{t_{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______ ;使\(\rm{t_{3}℃}\)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______ ;\(\rm{t_{1}℃}\)时,将\(\rm{50g}\)水倒入盛有\(\rm{30g}\)丙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rm{g}\)。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