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呢?某活动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了铁矿石炼铁化学原理,如图所示。

              \(\rm{(1)}\)该活动小组将实验装置组装好后,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rm{①}\)给玻璃管加热;\(\rm{②}\)停止加热;\(\rm{③}\)通入一氧化碳气体;\(\rm{④}\)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

              \(\rm{(2)}\)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固体由________色变成______色,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

              \(\rm{(3)}\)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说明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的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rm{(1)}\)复分解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______\(\rm{(}\)填“单质”或“化合物”\(\rm{)}\).

              \(\rm{(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rm{pH}\)的变化如图所示\(\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rm{a.m}\)点所示溶液为碱性

              \(\rm{b.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

              \(\rm{c.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rm{NaCl}\)和\(\rm{NaOH}\)

              \(\rm{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rm{(3)}\)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

              \(\rm{(4)}\)如图装置可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rm{①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rm{②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③A}\)装置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rm{(5)}\)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这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rm{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

            • 3.

              如下图是验证炼铁原理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开始是应该先____________\(\rm{(}\)填“通一氧化碳”还是“加热”\(\rm{)}\),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实验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rm{(3)}\)该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rm{(4)}\)该实验存在的一个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rm{(}\)  \(\rm{)}\)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时,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 5. 实验探究炼铁原理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并探究\(\rm{CO}\)与\(\rm{Fe_{2}O_{3}}\)反应后的产物。
              【查阅资料】:
              \(\rm{①}\)草酸\(\rm{(H_{2}C_{2}O_{4})}\)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rm{H_{2}C_{2}O_{4} \dfrac { \overset{\;{浓硫酸}\;}{ -}}{}CO↑+CO_{2}↑+H_{2}O}\)。
              \(\rm{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rm{③}\)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
              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rm{(1)}\)图中装置\(\rm{C}\)作用是______;
              \(\rm{(2)}\)装置\(\rm{E}\)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3)}\)从实验操作程序和实验安全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______\(\rm{(}\)填\(\rm{A}\)或\(\rm{D)}\)处。实验结束应先停止加热\(\rm{D}\)处,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排出外,还可以起到的目的是______。
              \(\rm{(4)}\)该装置设计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______。
              \(\rm{(5)}\)实验时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纯净的\(\rm{Fe_{2}O_{3}}\)固体按上图进行实验,当\(\rm{D}\)中固体全部变黑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rm{CO}\)直到玻璃管冷却。将得到的黑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rm{a.}\)铁的氧化物在足量的稀盐酸中均能全部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rm{b.Fe_{2}O_{3}}\)与\(\rm{CO}\)反应的固体生成物可能情况如下:
              \(\rm{Fe_{2}O_{3} \overset{400^{\circ}C -500^{\circ}C }{ \rightarrow}Fe_{3}O_{4} \overset{500^{\circ}C -600^{\circ}C }{ \rightarrow}FeO(}\)黑色\(\rm{) \overset{700^{\circ}C -800^{\circ}C }{ \rightarrow}Fe}\)
              根据“无气泡”猜想,黑色粉末可能是:\(\rm{①Fe_{3}O_{4}}\);\(\rm{②}\)______;\(\rm{③Fe_{3}O_{4\;\;}}\)和\(\rm{FeO}\)。
              \(\rm{(6)}\)定量分析  用电子天平称量得部分数据如下:
              玻璃管质量 玻璃管及其中固体的质量 装置\(\rm{E}\)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 \(\rm{28.20g}\) \(\rm{37.80g}\) \(\rm{300.0g}\)
              反应后 \(\rm{37.48g}\) \(\rm{300.8g}\)
              根据上述数据,纯净的\(\rm{Fe_{2}O_{3}}\)固体质量为______\(\rm{g}\),请选择有效的数据,推断出反应后黑色固体的成分______,根据推断结果,写出该实验中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 6. 下列是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rm{(1)}\)图一中,该实验_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图二中,实验时,要先______\(\rm{(}\)选填序号:\(\rm{A.}\)通一会一氧化碳\(\rm{B.}\)点燃酒精喷灯\(\rm{)}\);右端的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城铁助力青烟威经济腾飞,关于城铁、动车有下列问题,请回答
              \(\rm{(1)}\)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焊锡\(\rm{(}\)主要含锡、铅\(\rm{)}\)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______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
              \(\rm{(2)}\)电车的坐骑和拉手制作时使用的大量塑料属于______材料。
              \(\rm{(3)}\)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______\(\rm{(}\)填“好”或“不好”\(\rm{)}\),因为______\(\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rm{(4)}\)高铁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
              \(\rm{①}\)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该反应属于______\(\rm{(}\)填字母序号\(\rm{)}\)
              A、化合反应 \(\rm{B}\)、分解反应 \(\rm{C}\)、置换反应 \(\rm{D}\)、复分解反应
              \(\rm{②}\)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rm{CO}\)气体模拟炼铁的原理,如图所示。
              Ⅰ\(\rm{.}\)为了避免装置\(\rm{A}\)中玻璃管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______。
              Ⅱ\(\rm{.}\)装置\(\rm{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Ⅲ\(\rm{.}\)装置\(\rm{B}\)的作用是______。
            • 8.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rm{(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rm{(2)}\)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rm{.}\)将生锈的铁片放在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rm{(3)}\)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rm{①}\)废钢铁可回收重新冶炼,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②}\)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对剩余固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肯定有银    \(\rm{B.}\)肯定有铜     \(\rm{C.}\)可能有铁     \(\rm{D.}\)可能是铁和银.
            • 9. 探究一: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rm{Fe_{2}O_{3}}\),还含有少量的\(\rm{FeO}\)、\(\rm{Fe_{3}O_{4}.}\)某兴趣小组用草酸晶体制取\(\rm{CO}\),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试回答:
              【查阅资料】草酸晶体 \(\rm{(H_{2}C_{2}O_{4}⋅3H_{2}O)}\)在浓\(\rm{H_{2}SO_{4}}\)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rm{CO_{2}}\)和\(\rm{CO}\).
              \(\rm{(1)}\)实验前应先 __________.
              \(\rm{(2)}\)进入\(\rm{D}\)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rm{CO}\),则\(\rm{A}\)中试剂是 ___________、\(\rm{C}\)中的试剂是 ___________\(\rm{(}\)填字母编号\(\rm{)}\).
              \(\rm{a.}\)浓硫酸 \(\rm{b.}\)澄清的石灰水 \(\rm{c.}\)氢氧化钠溶液
              \(\rm{(3)F}\)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rm{(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探究二: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粗还原铁粉中还含有少量铁的氧化物和 \(\rm{Fe_{3}C}\)杂质,可用氢气在高温下进一步还原,其反应方程式为\(\rm{Fe_{x}O_{y}+y H_{2} \overset{高温}{=} x Fe+y H_{2}O}\),\(\rm{Fe_{3}C+2H_{2} \overset{高温}{=} 3Fe+CH_{4}}\).
              \(\rm{(1)}\)写出焙烧中氧化铁与\(\rm{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含量测定】为得到精还原铁粉并测定粗还原铁粉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 \(\rm{3CH_{4}+4Fe_{2}O_{3} \overset{高温}{=} 3CO_{2}+6H_{2}O+8Fe(}\)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且不考虑装置内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rm{)}\).
              \(\rm{(2)}\)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rm{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
              \(\rm{②}\)点燃 \(\rm{A}\)处酒精灯;
              \(\rm{③}\)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 \(\rm{H_{2}}\);
              \(\rm{④}\)点燃 \(\rm{C}\)处酒精灯;
              \(\rm{⑤}\)分别熄灭 \(\rm{A}\)处、\(\rm{C}\)处酒精灯;
              \(\rm{⑥}\)再缓缓通入少量 \(\rm{H_{2}}\);
              \(\rm{⑦}\)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操作的先后顺序是\(\rm{① →③→ }\)___________\(\rm{→⑤→⑥→⑦(}\)填字母\(\rm{)}\)
              A.\(\rm{②→④}\)  \(\rm{B.④→②}\)
              \(\rm{(3)}\)步骤\(\rm{③}\)的目的是 ___________,验证该步骤目的达到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
              \(\rm{(4)}\)若缺少装置\(\rm{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___________\(\rm{(}\)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m{)}\).
              \(\rm{(5)}\)粗还原铁粉样品的质量为\(\rm{20.000g}\),装置\(\rm{B}\)、\(\rm{E}\)分别增重\(\rm{0.360g}\)和\(\rm{0.440g}\),则计算样品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__,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__\(\rm{.(}\)无需计算过程\(\rm{)}\).
            •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rm{O_{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rm{(1)}\)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rm{(}\)填字母\(\rm{)}\)。

              A.\(\rm{C}\)和\(\rm{CO B.}\)只有\(\rm{CO C.CO}\)和\(\rm{O}\)\(\rm{{\,\!}_{2}}\)的混合气体      \(\rm{D.}\)只有\(\rm{CO}\)\(\rm{{\,\!}_{2}}\)

              \(\rm{(2)}\)小明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rm{CO}\)和\(\rm{CO_{2}}\)的混合气体;小强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               

              【实验探究】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rm{(3)}\)装置\(\rm{B}\)中\(\rm{NaOH}\)溶液的作用是              

              \(\rm{(4)}\)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rm{A}\)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rm{D}\)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铁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rm{E}\)装置验证其猜想。若小强的猜想成立,则装置\(\rm{D}\)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思交流】

              \(\rm{(5)}\)有同学认为,小强应先通入容器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rm{(6)}\)若反应前容器中碳粉的质量为\(\rm{6g}\)且小明的猜想成立,则容器中氧气质量的取值范围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