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示中的“-”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转化.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FeH2SO4NaOHCuCl2Fe2O3
              BH2CuOHClO2CO
              CH2SO4Fe2O3HClZnCuCl2
              DNa2CO3Ca(OH)2NaOHHClCO2
              A.A
              B.B
              C.C
              D.D
            • 2. 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
              A.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B.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
              C.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
              D.将(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 3.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B.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涤纶和羊毛
              C.用加水的方法区分烧碱和食盐两种固体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混在C02中的CO
            • 4. 如图是化学园地中一张表示物质间反应关系的卡片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三处的卡片尚未粘贴.待粘贴的卡片:[H2SO4][CuSO4][Zn]

              请你思考一种粘贴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应贴的卡片是    (写卡片中的化学式).
              (2)若A与C反应有气体产生,则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写出一种即可).
              (3)写出B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放置较长时间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做出猜想】
              ①可能是碳酸钠: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原因是溶剂蒸发,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③还可能是    
              【实验探究】小林和小亮同学取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少量的水、振荡,配成溶液,将溶液等分成3份,分别注入3支干净的试管中,做如下实验,请你和他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1)小林同学往第1支试管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他得出猜想②成立的结论.小亮认为小林的结论是错误的,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    
              (2)于是小亮同学往第2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他得出猜想③成立.他们把结论向老师汇报,老师认为小亮的结论也不正确,原因是    
              (3)你的实验如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往第3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其中含有碳酸钠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        其中不含氢氧化钠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①是正确的.
              【拓展反思】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给我们的启示:取完试剂后,应立即    ,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 6.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小林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入试管A、B 中,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l 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    色.
              (2)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3中,小林向两支试管中吹气,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无现象,为探究吹气后B中溶质的成分,小林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2:溶质只有碳酸钠
              猜想3: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和结论】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取B中少量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几滴酚酞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呈现红色
              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老师评价小林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    
              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你的改进意见是    
            • 7. (2016•江干区二模)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和生活使用化石燃料.燃煤等,SO2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用石灰浆吸收SO2转化为石膏是一种工业上烟气脱硫的方法如图:
              (1)改法原料便宜,产物有利用价值,据此书写在吸收塔中的有关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016年春节杭州主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爆竹,放爆竹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据报道某年春季3天内,某地区燃放了20亿只爆竹,若每只爆竹释放0.05克SO2,20亿只爆竹释放的SO2相当于燃烧多少吨含硫1%的煤?
            • 8.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它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的固体欲称干冰,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    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反应.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    (写名称).
            • 9.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浓盐酸、浓硫酸都能使纸张炭化
              B.CO、H2、O2、CH4均可作为燃料
              C.烧碱溶液和石灰水都具有腐蚀性
              D.SO2、CO2、CO都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 10.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应操作过程的是(  )
              A.
              稀释等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10%的H2SO4溶液
              B.
              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C.
              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
              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