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食用油、纯碱、高锰酸钾等物质,分别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

                  \(\rm{(2)}\)农业上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进行无土栽培,硝酸钾属于化肥中的________肥,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________。

                  \(\rm{(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溶液导电性实验,发现食盐溶于水后能导电,原因是食盐溶于水生成了自由移动的\(\rm{Cl^{-}}\)和________\(\rm{(}\)填离子符号\(\rm{)}\)。

            • 2.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m{(}\)  \(\rm{)}\)
              A.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是一种高级混合物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D.\(\rm{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rm{36}\) \(\rm{g}\),则\(\rm{20℃}\)时\(\rm{100}\) \(\rm{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rm{36}\) \(\rm{g}\)
            • 3.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rm{.a}\)、\(\rm{b}\)、\(\rm{c}\)、\(\rm{d}\)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反应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  \(\rm{)}\)
              A.溶液的导电能力:\(\rm{a > b > c > d}\)
              B.溶液的\(\rm{pH}\)大小:\(\rm{a > b > c > d}\)
              C.\(\rm{a}\),\(\rm{b}\)溶液呈酸性
              D.\(\rm{c}\),\(\rm{d}\)溶液呈碱性
            • 4. 下列溶液中不能导电的是______
              A.澄清石灰水  \(\rm{B.}\)稀硫酸    \(\rm{C.}\)酒精溶液  \(\rm{D}\).______.
            • 5.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rm{(}\)  \(\rm{)}\)
              选项 事实 解释
              \(\rm{A}\) \(\rm{CO}\)有毒,而\(\rm{CO_{2}}\)无毒 两物质的组成元素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rm{B}\) \(\rm{KNO_{3}}\)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粒子
              \(\rm{C}\) \(\rm{KCl}\)溶液和\(\rm{KMnO_{4}}\)溶液颜色不同 溶液中阴离子不同
              \(\rm{D}\) 稀硫酸和稀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因为它们都含氢元素
              A.\(\rm{A}\)
              B.\(\rm{B}\)
              C.\(\rm{C}\)
              D.\(\rm{D}\)
            • 6.

              苯甲酸\(\rm{(C_{6}H_{5}COOH)}\)是一种有机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碳酸强。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苯甲酸溶于水能解离出大量\(\rm{OH^{—}}\)
              B.苯甲酸溶于水能解离出大量\(\rm{H^{+}}\)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  \(\rm{)}\)
              A.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时一定要在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配制\(\rm{5\%}\)的硝酸钾溶液的一般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粗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
            • 8. 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A.氯化钠晶体
              B.蔗糖溶液
              C.食盐水
              D.酒精
            • 9.
              通电分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目的是: ______ ,小明同学用\(\rm{150}\)克溶质质量分数\(\rm{8\%}\)的稀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变为\(\rm{12\%}\),则被分解的水的质量是 ______ .
            • 10.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rm{.}\)例如甲醇燃料电池,它是由甲醇\(\rm{(CH_{3}OH)}\)、氧气和强碱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可用作手机电池\(\rm{.}\)该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反应方程式为:
               \(\rm{2CH_{3}OH+3O_{2}+4NaOH \dfrac { \overset{\;{放电}\;}{ -}}{\;}2Na_{2}CO_{3}+6H_{2}O}\);     
               \(\rm{2Na2CO_{3}+6H_{2}O \dfrac { \overset{\;{充电}\;}{ -}}{\;}2CH_{3}OH+3O_{2}+4NaOH}\)
              则下列有关甲醇燃料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rm{(}\)  \(\rm{)}\)
              A.等量的甲醇通过燃料电池释放的电能比其通过火力发电产生的电能多
              B.该电池放电过程中,既有氧化反应,又有燃烧的现象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rm{NaOH}\) 溶液既可增强导电性,又有利于碳元素转化为碳酸盐
              D.该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变成化学能,溶液的碱性增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