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项为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浓厚白色的白雾
              C.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2.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观念之一.图1为两个烧杯中溶液溶质的微观示意图.

              (1)在甲乙两烧杯中物质混合时,除混合后的烧杯壁上明显感觉温度升高外,溶液未出现其他明显现象,则X的符号是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实验时,先将一种溶液倒入一个大烧杯中,而后将另一溶液缓缓滴加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同时测定溶液的pH,滴加溶液的质量与大烧杯中溶液pH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滴加的溶液是    (填“甲烧杯”或“乙烧杯”);若完全混合后溶液pH如A点所示,请在图1“混合后”的烧杯中画出溶质微观示意图.
            • 3.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时无明显现象,说明它们一定没有反应
              B.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盐酸,加碳酸钙,无气泡产生,说明盐酸已除尽
              C.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满,说明装置一定漏气
              D.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时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说明一定没有变质
            • 4. 下列曲线不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
              A.
              含有Na0H和BaCl2的废水中加入稀硫酸
              B.
              等质量的铝和镁与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
              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降温至恰好饱和状态
              D.
              部分变质的Na0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5. 如表每个选项都有3种说法及对它们能者多劳的判断,判断完全正确折一项是(  )
              AB
              ①FeO、CuO、C、Fe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正确
              ②NaOH、NaCl、FeCl3不增加其他试剂也能鉴别出来--正确
              ③用氯化钡溶液可以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正确
              ①NaNO3、HCl、Na2SO4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正确
              ②Fe3+、Cl-、SO42-能共存于同一无色溶液中--错误
              ③(NH42 SO4、NaOH、Na2SO4能同一溶液中共存--正确
              CD
              ①CaCl2中混有CaCO3,可以通过加水、过滤、蒸发操作除去--正确
              ②CO中混有CO2和水蒸汽,可以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错误
              ③NaOH 溶液中Na2CO3,可以加入适量Ca (OH)2溶液,再过滤除去--正确
              ①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正确
              ②测得某溶液的PH=9,则该溶液一定为碱的溶液--正确
              ③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物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两者恰好反应完.--正确
              A.A
              B.B
              C.C
              D.D
            • 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B.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
            • 7. 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下列各物质不能与混合后的溶液反应的是(  )
              A.CO2
              B.Mg
              C.AgNO3
              D.Cu(OH)2
            •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溶液具有酸性,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C.化肥中加熟石灰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一定不是氮肥
              D.油脂和淀粉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
            • 9. 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上述小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Fe2(SO43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请填写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1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pH    7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    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上述【实验探究
              (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实验方案中的错误是    
              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10. 下列事实和解释不相符的是(  )
              A.汽油洗油污--汽油能溶解油污
              B.熟石灰调节酸性土壤--熟石灰显碱性
              C.活性炭净水--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一些杂质
              D.石墨可做电极材料--石墨质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