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物质变化的奥秘
              微粒的运动导致了各种变化的发生,精彩纷呈的变化让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研究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现有下列变化,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解答:
              ①5g蔗糖和45g水配制50g10%的蔗糖溶液;②酒精在空气中燃烧;③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④电解氯化镁制取镁;⑤核电站利用铀发电
              (1)写出上述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将化学反应分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分类的依据是    
              (2)现有下列选项:
              a.原子的数目;b.元素的种类;c.分子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e.元素的化合价
              在变化①中,不变的是(填序号)    ;在变化②中,不变的是(填序号)    
              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为    ,变化①(填“能”或“不能”)    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理由是    
              (3)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根据能量的变化,我们将化学变化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上述变化中,属于吸收能量的变化有    .④中    能转化为    能.
            • 2. 金属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类物质.
              (1)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用于包装,这是利用铝的    性.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要留有少量的水,目的是    ,请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铁丝还能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
               点燃 
              .
               
              2X,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3)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少量硫酸铜,可加入铁粉除去杂质,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 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4. 若一定量的甲与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表中所列情况与如图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y轴含义
              A密闭容器中的
              空气
              木炭反应过程中容器内的压强
              B铜锌合金粉末硫酸铜
              溶液
              溶液质量
              C密闭容器中的
              CO2
              氢氧化钠溶液气体质量
              D硫酸钡和碳酸钡稀盐酸固体的质量
              A.A
              B.B
              C.C
              D.D
            • 5. 回答生活、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选填序号)
              A.食用油        B.味精         C.面粉
              (2)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安全的是    (选填序号)
              A.用甲醛溶液浸泡保鲜海鲜品         B.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C.酒精着火燃烧时应立即浇水灭火     D.煤气泄漏时要马上关闭阀门,打开窗户
              (3)多吃水果、蔬菜能补充的营养素是    
              (4)ClO2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O2+X=2ClO2+2NaCl,则X的化学式是
                  
            • 6.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下列五幅图片是二氧化碳在大气圈和水圈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数据表示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没有具体单位.请你仔细分析图示,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五幅图中所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总和与所有释放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总和比较,你的发现是    
              (2)图(Ⅰ)所示土壤中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途径中包括:土壤中的碳酸盐与酸(盐酸)作用:土壤中的碳酸盐受热分解,请你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3)图(Ⅴ)中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相对量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4)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请回答:
              ①下列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字母符号)
              A.汽油    B.液化石油气    C.柴油    D.木炭    E.天然气    F.焦炭    G.柴草    H.酒精
              ②煤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水等,由此你认为煤中一定含有    元素,推断的依据是    
              ③化石燃料加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填字母编号).
              A.石油的裂解    B.石油的分馏   C.煤的焦化    D.煤的气化    E.煤的液化
              ④汽油是石油分馏所得的产物之一,其成分之一为C7H16,写出该物质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为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经研究发现不含碳元素的NH3燃烧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请写出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对于燃烧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B.通过控制温度(着火点以上或以下)可以使可燃物与氧气的燃烧反应发生或停止
              C.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中储存的能量以光能或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D.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燃烧利大于弊
              E.物质发生燃烧时都会产生火焰.
            • 7.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54172010
              反应后的质量/g1002x
              A.x为89
              B.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甲物质全部反应完
            • 8. 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当空气受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2)为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煤的气化过程会产生物质A和B,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9. 某实验小组将洁净的铁钉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发现铁钉表面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提出猜想:可能是CO2、HCl、Cl2、O2、H2
              【查阅资料】25℃时,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500,极易溶于水;Cl2在水中的溶解度约是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分析】依据猜想和资料,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讨论:
              (1)甲同学从物质组成的元素角度分析,认为猜想中最不可能的气体是    
              (2)乙同学根据资料推理得出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    ,理由是:    
              (3)丙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O2的方法是    
              (4)丁同学认为是Cl2,则只需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进行检验.
              【设计方案】实验小组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1)如果产生的气体是O2和H2,你认为装置C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    
              (2)戊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大拇指点火,若没有听到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验证实验】经戊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干燥的气体从a处通入,过一会儿点燃C处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变为光亮的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停止通气,再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实验结论】铁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实验反思】(1)装置B中浓H2SO4    作用.(2)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氯化铜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如果要测出氯化铜溶液的酸碱度,你认为应该选    来测定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 10. 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
              【查阅资料】
              ①Na2S4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②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NaOH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①取0.5g碳酸钠、0.2g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入(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反应为:4Na2CO3+12S+X
                △  
              .
               
              2Na2S4+2Na2S2O3+4CO2,X的化学式为    ,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2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    ,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2:h1=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第2次第3次
              h1/cm11.011.411.6
              h2/cm8.79.19.2
              【解释与结论】
              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反思与评价】
              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请说明有何影响,并阐述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