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98年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大批企鹅死亡,经解剖化验发现其体内含有超量氰化物和大量含铅等有害物质,下列各项中可能造成此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人类用水量加大
              B.食物链被破坏,企鹅食物不足
              C.工厂废水、人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库周边不宜建造纸厂
              B.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
              C.酒精灯不慎翻倒在桌上失火时用湿抹布扑灭
              D.福清阳光大酒店火灾警示:防止火灾应控制好几种火源
            •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废水要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人体中缺铁元素易得贫血病
              C.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
              D.石油是可再生能源,可任意利用
            • 4. 以下是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4月发布的全省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中的一部分
              编号 河段 水质
              类别
              主要污
              染指标
              质量状况
              A 长江芜湖戈矶山   良好
              B 裕溪河裕溪闸 一般
              C 南淝河合肥新港 劣Ⅴ 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 很差
              (1)主要污染指标表述的文字中,涉及到的元素有N、Hg、O等.(写出两种元素符号即可)
              (2)属于重金属污染的河段是    .(填编号)
              (3)造成总磷超标的主要来源可能是    
              (4)水中的藻类生长繁殖过快能导致水质恶化并发生“水华”现象.已知藻类含有化学式为C106H2630110N16P的物质,请你分析:上述哪个河段最有可能出现藻类大量繁殖?
                  .(填编号)
              (5)请你举出一种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 5. 2004年2月中旬,福州市茶亭街东西河下游七公里长的内河,河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小亮闻讯后,取回水样与同学们一起探究.
              (1)观察水质的能见度,然后过滤.过滤时不需要用到以下仪器中的    (用序号表示);
              A.漏斗;B.烧杯;C.玻璃棒;D.铁架台;E.酒精灯
              (2)取过滤后的水样,用两种方法检验该水样是否呈酸性,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        
              请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面对内河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对排入内河的污水预先进行处理;②将闽江水引入,把内河的污水及污泥冲走,使死水变活;③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物酶技术治理内河.以上建议中你不同意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 6. 已知污水池中HCl的质量分数为0.003%,若反应池中有2.0×106kg污水,至少需要多少千克氢氧化钙来处理这些污水?(污水中其他物质均不与石灰水反应;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7. 调查了解你生活周围有哪些水的污染源,请将提出防治的设想或建议填写在下表内(上栏举两例,下栏举三例)
                污染源 防止建议
              生活中          
              生产中          
            • 8.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保持环境,人人有责”.据国家环保局统计,环境污染中家庭已占到一半以上,所以现在应该大力提倡“家庭环保”的概念,环保界呼吁,大家应在现在开始,努力把自己家庭生活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试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知识,谈谈你在家庭环保中的设想.
              (1)    
              (2)    
              (3)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