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rm{(1)}\)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 ______ 组成的。
              \(\rm{(2)}\)过滤方法可除去天然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
              \(\rm{(3)}\)某天然水中滴加肥皂水,产生白色垢状浮渣,说明该天然水是 ______ \(\rm{(}\)填“硬水”或“软水”\(\rm{)}\)。
              \(\rm{(4)}\)甲、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如图。
              \(\rm{①0-19℃}\)范围内,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甲 ______ 乙\(\rm{(}\)填“\(\rm{ > }\)”、“\(\rm{=}\)”或“\(\rm{ < }\)”\(\rm{=)}\)。
              \(\rm{②40℃}\)时,将\(\rm{80g}\)甲物质溶解在\(\rm{100g}\)的水中,形成 ______ 溶液\(\rm{(}\)填“饱和”或“不饱和”\(\rm{)}\),温度降至\(\rm{20℃}\)时有析出晶体,此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 2.
              如图\(\rm{1}\)为硝酸钾\(\rm{(KNO_{3})}\)和氯化钠\(\rm{(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
              \(\rm{①t_{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rm{S(NaCl)}\) ______ \(\rm{S(KNO_{3})(}\)填“\(\rm{ > }\)”、“\(\rm{=}\)”或“\(\rm{ < }\)”\(\rm{)}\).
              \(\rm{②t_{2}℃}\)时,将\(\rm{25g}\)氯化钠固体投入\(\rm{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是 ______ \(\rm{(}\)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rm{)}\).
              \(\rm{③t_{1}℃}\)时,硝酸钾溶解度为 ______ \(\rm{.}\)若将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不发生改变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A.溶剂质量       \(\rm{B.}\)溶质质量       \(\rm{C.}\)溶质质量分数   \(\rm{D.}\)硝酸钾的溶解度
              \(\rm{④}\)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要提纯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的主要步骤依次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洗涤、烘干.
              \(\rm{⑤t℃}\)时,在\(\rm{100g25\%}\)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所加硝酸钾固体质量\(\rm{(m)}\)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rm{(C\%)}\)的关系如图\(\rm{2}\)所示,\(\rm{x=}\) ______ \(\rm{(}\)精确到\(\rm{0.1\%)}\);\(\rm{t}\)与\(\rm{t_{1}}\)、\(\rm{t_{2}}\)的关系是 ______ \(\rm{.(}\)填编号\(\rm{)}\)
              Ⅰ\(\rm{.t < t_{1}}\)Ⅱ\(\rm{.t_{1} < t < t_{2}}\)Ⅲ\(\rm{.t > t_{2}}\).
            • 3.

              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rm{(}\)一\(\rm{)}\)下表是\(\rm{KNO_{3}}\)、\(\rm{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rm{(}\)单位:\(\rm{g/100g}\)水\(\rm{)}\)。

              温度\(\rm{(℃)}\)

              \(\rm{0}\)

              \(\rm{20}\)

              \(\rm{40}\)

              \(\rm{60}\)

              \(\rm{80}\)

              \(\rm{100}\)

              \(\rm{KNO_{3}}\)

              \(\rm{13.3}\)

              \(\rm{31.6}\)

              \(\rm{63.9}\)

              \(\rm{110}\)

              \(\rm{169}\)

              \(\rm{246}\)

              \(\rm{NaCl}\)

              \(\rm{35.7}\)

              \(\rm{36.0}\)

              \(\rm{36.6}\)

              \(\rm{37.3}\)

              \(\rm{38.4}\)

              \(\rm{39.8}\)

              \(\rm{(1)}\)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rm{40℃}\)时,______的溶解度较大;该温度时\(\rm{KNO_{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rm{(}\)只列式,不要求计算\(\rm{)}\)。

              \(\rm{(2)}\)请写出一种将\(\rm{KNO_{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

              \(\rm{(3)20℃}\)时,将\(\rm{20gNaCl}\)放入\(\rm{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rm{g}\)。

              \(\rm{(4)}\)从\(\rm{NaCl}\)溶液中得到\(\rm{NaCl}\)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图中表示\(\rm{Na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rm{(}\)填\(\rm{A}\)或\(\rm{B)}\)。

            • 4.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 ______ 组成的.
              (2)过滤方法可除去天然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3)某天然水中滴加肥皂水,产生白色垢状浮渣,说明该天然水是 ______ (填“硬水”或“软水”).
              (4)甲、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如图.
              ①0-19℃范围内,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甲 ______ 乙(填“>”、“=”或“<”=.
              ②40℃时,将80g甲物质溶解在100g的水中,形成 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温度降至20℃时有析出晶体,此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