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石灰石是我市主要矿产之一,小江同学为了寻找纯度超过\(\rm{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步骤 \(\rm{①}\)称取烧杯的质量 \(\rm{②}\)将适量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rm{③}\)称取少量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 稀盐酸恰好反应 \(\rm{④}\)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图示
              实验数据 烧杯的质量为\(\rm{50.0g}\) 烧杯和盐酸的质量为\(\rm{100.0g}\) 石灰石样品样品的质量为\(\rm{12.0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为\(\rm{107.6g}\)
              试通过分析计算:
              \(\rm{(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rm{(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rm{(}\)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rm{)}\)     
              \(\rm{(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2.
              我县盛产石灰石,民乐二中初三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取该石灰石样品\(\rm{15g}\)放入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至没有气泡产生为止\(\rm{(}\)杂质不溶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rm{)}\),刚好用去\(\rm{73g}\)质量分数为\(\rm{10\%}\)的盐酸.
              试求:
              \(\rm{(1)}\)刚好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克?
              \(\rm{(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rm{(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m{.(}\)最后结果精确到\(\rm{0.1\%)}\)
            • 3.
              科学施肥是实现农业增产的主要手段\(\rm{.}\)硝酸铵\(\rm{((NH_{4}NO_{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rm{.}\)若要配制\(\rm{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rm{5\%}\)的硝酸铵溶液,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 ______ \(\rm{g}\),需要水的质量为 ______ \(\rm{g.}\)
            • 4.
              向装有等量水的\(\rm{A}\)、\(\rm{B}\)、\(\rm{C}\)烧杯中分别加入\(\rm{10g}\)、\(\rm{25g}\)、\(\rm{25gNaNO_{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rm{(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rm{(2)}\)在图二中,能表示\(\rm{NaNO_{3}}\)溶解度曲线的是 ______ \(\rm{(}\)填“甲”或“乙”\(\rm{)}\);
              \(\rm{(3)}\)欲除去混在甲中的少量乙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rm{(4)}\)依据图二的分析判断,若分别将\(\rm{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rm{t_{2}℃}\)降温到\(\rm{t_{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rm{(}\) 填序号\(\rm{)}\).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rm{B.}\)所含溶剂的质量:甲\(\rm{ < }\)乙
              C.溶液的质量:甲\(\rm{ > }\)乙   \(\rm{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rm{ > }\)乙.
            • 5.
              如图\(\rm{1}\)为硝酸钾\(\rm{(KNO_{3})}\)和氯化钠\(\rm{(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
              \(\rm{①t_{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rm{S(NaCl)}\) ______ \(\rm{S(KNO_{3})(}\)填“\(\rm{ > }\)”、“\(\rm{=}\)”或“\(\rm{ < }\)”\(\rm{)}\).
              \(\rm{②t_{2}℃}\)时,将\(\rm{25g}\)氯化钠固体投入\(\rm{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是 ______ \(\rm{(}\)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rm{)}\).
              \(\rm{③t_{1}℃}\)时,硝酸钾溶解度为 ______ \(\rm{.}\)若将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不发生改变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A.溶剂质量       \(\rm{B.}\)溶质质量       \(\rm{C.}\)溶质质量分数   \(\rm{D.}\)硝酸钾的溶解度
              \(\rm{④}\)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要提纯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的主要步骤依次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洗涤、烘干.
              \(\rm{⑤t℃}\)时,在\(\rm{100g25\%}\)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所加硝酸钾固体质量\(\rm{(m)}\)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rm{(C\%)}\)的关系如图\(\rm{2}\)所示,\(\rm{x=}\) ______ \(\rm{(}\)精确到\(\rm{0.1\%)}\);\(\rm{t}\)与\(\rm{t_{1}}\)、\(\rm{t_{2}}\)的关系是 ______ \(\rm{.(}\)填编号\(\rm{)}\)
              Ⅰ\(\rm{.t < t_{1}}\)Ⅱ\(\rm{.t_{1} < t < t_{2}}\)Ⅲ\(\rm{.t > t_{2}}\).
            • 6.
              农业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m{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次种会漂浮。
              \(\rm{(1)}\)若需要配制\(\rm{100g}\) \(\rm{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______ \(\rm{g}\)。
              \(\rm{(2)}\)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rm{36g}\)。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 ______ \(\rm{(}\)填“饱和”或“不饱和”\(\rm{)}\)溶液。
            • 7.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rm{.}\)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rm{10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rm{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rm{96.7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rm{)}\)
              \(\rm{(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克?
              \(\rm{(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rm{(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8.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金属元素的发现和使用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生产等活动.
              \(\rm{(1)}\)黄铜\(\rm{(}\)为铜、锌合金\(\rm{)}\)貌似黄金,有人以此冒充黄金行骗,我们称为“假黄金”
              \(\rm{①}\)真假黄金可用稀盐酸鉴别,理由是 ______ .
              \(\rm{②}\)也可以“用火灼烧”的办法鉴别其真伪,如果是“假黄金”,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rm{(2)}\)某研究小组取\(\rm{20g}\)的“假黄金”进行探究,先将“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产生的气体和滴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rm{①}\)该“假黄金”中铜的质量是 ______ \(\rm{g}\)
               \(\rm{②}\)试通过计算求出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m{(}\)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rm{0.1g)}\)
            • 9.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硫酸铜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50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1)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 g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 (填化学式).
              (2)计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
            • 10.

              小华同学配制\(\rm{50g}\)溶质质量分数为\(\rm{20\%}\)的\(\rm{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下图:

              \(\rm{(1)}\)小华同学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     \(\rm{g}\)。

              \(\rm{(2)}\)指出图示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rm{(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rm{(4)}\)如果小华配制的\(\rm{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rm{20\%}\),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A.装入试剂瓶时,烧杯内残留少量液体      \(\rm{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向烧杯中倒水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外    \(\rm{D.}\)称量纸上残留少量氯化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