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图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rm{.}\)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rm{(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rm{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rm{.}\)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 ______ .
              \(\rm{(2)}\)实验Ⅱ\(\rm{(}\)如图甲所示\(\rm{)}\)烧杯\(\rm{B}\)中的现象是 ______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
              \(\rm{(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Ⅲ\(\rm{(}\)如图乙所示\(\rm{)}\)作为对比实验\(\rm{.}\)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______ .
              \(\rm{(4)}\)该实验证明了 ______ ,同时也说明了 ______ 具有挥发性.
            • 2.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rm{(}\)  \(\rm{)}\)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
            • 3.
              在一次化学复习课中学生总结了了以下结论结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rm{(}\)  \(\rm{)}\)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B.生成了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能使酚酞变红
              D.活泼金属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气
            • 4.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rm{pH}\)范围如下,其中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rm{(}\)  \(\rm{)}\)
              A.胃液\(\rm{(0.9~1.5)}\)
              B.胆汁\(\rm{(7.1~7.3)}\)
              C.血浆\(\rm{(7.35~7.45)}\)
              D.胰液\(\rm{(7.5~8.0)}\)
            • 5.
              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rm{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rm{2}\)滴紫色石蕊溶液。
              \(\rm{(1)}\)孔穴\(\rm{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rm{(}\)填“酸性”或“碱性”\(\rm{)}\);
              \(\rm{(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 \(\rm{(}\)填孔穴序号,下同\(\rm{)}\);
              \(\rm{(3)}\)作为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
            • 6.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rm{(}\)  \(\rm{)}\)
              A.氯化钠
              B.碳酸钠
              C.氢氧化钙
              D.碳酸
            • 7.
              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rm{(}\)一种紫色的卷心菜\(\rm{)}\)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在黄绿色的物质是\(\rm{(}\)  \(\rm{)}\)
              A.柠檬汁
              B.雪碧
              C.食盐水
              D.肥皂水
            • 8.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rm{pH}\)如下\(\rm{.}\)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rm{(}\)  \(\rm{)}\)
              物质 醋酸 橘子汁 草木灰水 炉具清洁剂
              \(\rm{pH}\) \(\rm{2.5}\) \(\rm{3.4}\) \(\rm{11.1}\) \(\rm{12.4}\)
              A.草木灰水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少吃橘子
              C.上述物质酸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
              D.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9.
              用盐酸和酚酞混合液浸过的滤纸,分别在滤纸上滴入下列溶液,滤纸上不会出现红色的是\(\rm{(}\)  \(\rm{)}\)
              A.石灰水
              B.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
            • 10.
              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学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的实录: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rm{.}\)用胶头滴管吸取\(\rm{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rm{(1)}\)探究实验中的能量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______
              \(\rm{(2)}\)探究反应终点问题:
              用什么方法证明此反应已恰好完全进行?
              小红说: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小文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加入稀盐酸,若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rm{(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小凤在她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