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   ②物质的总质量  ③元素的种类   ④分子的数目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数目.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⑥
            • 2. 根据化学方程式MgCl2+2A=Mg(OH)2↓+2B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37.0
              B.95.0
              C.18.5
              D.58.5
            • 3. 在反应2A+B=C+2D中,如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4
              B.58.5
              C.117
              D.28
            • 4. 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
              B.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无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C.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说明铁比铜活泼
              D.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显酸性
            • 5.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镁在氧气中燃烧 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A.A
              B.B
              C.C
              D.D
            • 6. 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可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B.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C.洗洁精可去除油污,可证明两者混合后所得的是溶液
              D.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 7.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以保质保鲜
              B.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化水为油”
              C.家中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D.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 8.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明珠,它们有极强的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从所学知识的角度,下列成语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磨杵成针
              B.点石成金
              C.百炼成钢
              D.滴水成冰
            • 9.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重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要注意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不利健康
              C.从酸、碱、盐溶解性表中可以查出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 10. 经过多年的学习,我们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用人工的方法合成胰岛素
              B.在一定条件下使氧气变为臭氧
              C.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人们到太空旅游成为可能
              D.通过化学变化使金刚石变成黄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