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 ,煤块经粉碎处理后燃烧的更快,这是因为 ______
            • 2. 人体胃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某同学为了研究pH对胃蛋白酶催化活性珠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准备5支盛有等质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在每支试管内加一块1cm3左右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的室温下,记录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3 9 11 45 >60
              (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胃蛋白酶的活性有什么关系? ______
              (2)据表中数据推断,当pH约为 ______ 时,胃蛋白酶的活性最佳.
              (3)请指出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明显不足 ______
              (4)请提出能使实验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正确方法 ______
            • 3. 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兴趣小组同学对酒精灯内焰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研究
              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焰心的部分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焰心温度最低.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
              (Ⅱ)定量研究
              乙同学用注射器抽取灯芯和焰心交界处气体(见图一)利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如表).丙同学利用高温传感器(见图二)测酒精灯灯芯和焰心交界处温度(如表).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灯芯和焰心交界处氧气体积分数 5.93% 5.29% 6.53%
              灯芯和焰心交界处温度/℃ 236 243 240
              (2)乙、丙同学多次进行测量的目的是 ______
              (3)火柴梗燃烧需要氧气的最低含量是14.0%,着火点是270℃,结合如表谈谈你对“火柴梗在焰心处没有明显变化”的认识 ______
              (4)如果考虑抽气时空气的影响,则乙同学测出的氧气浓度比焰心的实际氧气浓度 ______ (“高”或“低”);另外乙同学所测氧气的体积分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 ______ ,② ______
            • 4. 菱锰矿(含有MnCO3)常用稀H2SO4来浸出Mn2+
              (1)侵出Mn2+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2)为探究浸锰的最佳工艺条件,某研究小组首先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数据如下:
              矿酸比 1:0.4 1:0.5 1:0.6 1:0.7 1:0.8
              浸出率/(%) 75.9 83.8 91.8 92.8 93.0
              ①矿酸比从1:0.4到1:0.8的过程中,稀H2SO4的用量 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②分析数据得知:当矿酸比从1:0.4到1:0.6时,Mn2+浸出率 ______
              当矿酸比从1:0.6到1:0.8时,Mn2+浸出率 ______
              (3)该研究小组选定两个因素作为研究条件进行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矿酸比 温度/(℃) 浸出率/(%)
              1 1:0.5 60 80.2
              2 1:0.5 80 83.8
              3 1:0.6 60 X
              4 1:0.6 80 91.8
              ①表中X最有可能的数值为 ______
              A.79.7        B.80.8         C.87.6       D.92.8
               ②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矿酸比: ______ ;温度: ______
            • 5.
              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 ,煤块经粉碎处理后燃烧的更快,这是因为 ______ .
            • 6.
              人体胃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某同学为了研究\(\rm{pH}\)对胃蛋白酶催化活性珠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准备\(\rm{5}\)支盛有等质量胃蛋白酶溶液但\(\rm{pH}\)各不相同的试管,在每支试管内加一块\(\rm{1cm^{3}}\)左右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rm{25℃}\)的室温下,记录各试管内蛋白块消失的时间\(\rm{(}\)如下表所示\(\rm{).}\)请回答下列问题:
              酶溶液的\(\rm{pH}\) \(\rm{1}\) \(\rm{2}\) \(\rm{3}\) \(\rm{4}\) \(\rm{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rm{(min)}\) \(\rm{13}\) \(\rm{9}\) \(\rm{11}\) \(\rm{45}\) \(\rm{ > 60}\)
              \(\rm{(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胃蛋白酶的活性有什么关系? ______ .
              \(\rm{(2)}\)据表中数据推断,当\(\rm{pH}\)约为 ______ 时,胃蛋白酶的活性最佳.
              \(\rm{(3)}\)请指出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明显不足 ______ .
              \(\rm{(4)}\)请提出能使实验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正确方法 ______ .
            • 7.
              菱锰矿\(\rm{(}\)含有\(\rm{MnCO_{3})}\)常用稀\(\rm{H_{2}SO_{4}}\)来浸出\(\rm{Mn^{2+}}\):
              \(\rm{(1)}\)侵出\(\rm{Mn^{2+}}\)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rm{(2)}\)为探究浸锰的最佳工艺条件,某研究小组首先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数据如下:
              矿酸比 \(\rm{1}\):\(\rm{0.4}\) \(\rm{1}\):\(\rm{0.5}\) \(\rm{1}\):\(\rm{0.6}\) \(\rm{1}\):\(\rm{0.7}\) \(\rm{1}\):\(\rm{0.8}\)
              浸出率\(\rm{/(\%)}\) \(\rm{75.9}\) \(\rm{83.8}\) \(\rm{91.8}\) \(\rm{92.8}\) \(\rm{93.0}\)
              \(\rm{①}\)矿酸比从\(\rm{1}\):\(\rm{0.4}\)到\(\rm{1}\):\(\rm{0.8}\)的过程中,稀\(\rm{H_{2}SO_{4}}\)的用量 ______ \(\rm{(}\)填“增大”或“减小”\(\rm{)}\)
               \(\rm{②}\)分析数据得知:当矿酸比从\(\rm{1}\):\(\rm{0.4}\)到\(\rm{1}\):\(\rm{0.6}\)时,\(\rm{Mn^{2+}}\)浸出率 ______ ;
              当矿酸比从\(\rm{1}\):\(\rm{0.6}\)到\(\rm{1}\):\(\rm{0.8}\)时,\(\rm{Mn^{2+}}\)浸出率 ______ ;
              \(\rm{(3)}\)该研究小组选定两个因素作为研究条件进行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矿酸比 温度\(\rm{/(℃)}\) 浸出率\(\rm{/(\%)}\)
              \(\rm{1}\) \(\rm{1}\):\(\rm{0.5}\) \(\rm{60}\) \(\rm{80.2}\)
              \(\rm{2}\) \(\rm{1}\):\(\rm{0.5}\) \(\rm{80}\) \(\rm{83.8}\)
              \(\rm{3}\) \(\rm{1}\):\(\rm{0.6}\) \(\rm{60}\) \(\rm{X}\)
              \(\rm{4}\) \(\rm{1}\):\(\rm{0.6}\) \(\rm{80}\) \(\rm{91.8}\)
              \(\rm{①}\)表中\(\rm{X}\)最有可能的数值为 ______ .
              A.\(\rm{79.7}\)        \(\rm{B.80.8}\)         \(\rm{C.87.6}\)       \(\rm{D.92.8}\)
               \(\rm{②}\)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矿酸比: ______ ;温度: ______ .
            • 8.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食盐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必需品,具有调节人体内水分均衡和分布、维持体液平衡的作用,适量摄取食盐有益健康。我国政府为预防碘缺乏病,实行了食盐加碘。

                  资料\(\rm{1}\):加碘食盐成分

                  加碘食盐是由普通食盐加入适量碘酸钾\(\rm{(KIO_{3})}\)而制成的,具体做法是将可溶性的碘酸钾按\(\rm{1:20000}\)到\(\rm{1:50000}\)的比例与食盐\(\rm{(NaCl)}\)均匀混合。

                  资料\(\rm{2}\):加碘食盐的工艺流程和检测方法

                  要想得到加碘食盐,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粗盐\(\rm{→}\)精盐\(\rm{→}\)加入标准\(\rm{KIO_{3}}\)溶液\(\rm{→}\)搅拌恒温\(\rm{→}\)烘干\(\rm{→}\)冷却\(\rm{→}\)加碘食盐。碘盐中的碘是以\(\rm{IO_{3}^{-}}\)形式存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中,加入含有碘化钾\(\rm{(KI)}\)的淀粉溶液,最后滴加酸液,变蓝为真,无蓝色则为假。

                  资料\(\rm{3}\):影响加碘食盐碘含量的因素

                  抽取市售加碘食盐\(\rm{60}\)份,对食盐中碘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资料\(\rm{4}\):食盐加碘对人体健康影响

                  碘作为一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十分重要作用。食盐加碘使缺碘地区碘水平得到平衡,降低碘缺乏病的发生率;但是,在提倡补碘同时,注意碘过量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和对机体的损伤。提倡合理补碘,因人而异。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rm{(1)}\)碘酸钾\(\rm{(KIO_{3})}\)的物理性质_________。

                  \(\rm{(2)}\)某同学从市场购买了一袋加碘食盐,检测食盐是否含碘的方法是_________。

                  \(\rm{(3)}\)影响加碘食盐碘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

                  \(\rm{(4)}\)下列关于食盐的食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rm{(}\)填字母\(\rm{)}\)。

                  \(\rm{A.}\)食盐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必需品,但每天应适量摄取

                  \(\rm{B.}\)炒菜过程中,为使饭菜有味道,应趁早加入加碘食盐

                  \(\rm{C.}\)由于碘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所以补碘越多越好

            • 9. 小明同学对“木炭燃烧和木片燃烧及其现象有什么不同”进行了探究.
              探究步骤:\(\rm{①}\)分别在空气中点燃木片和木炭,观察到的现象:
              木炭燃烧:______;
              木片燃烧:______
              \(\rm{②}\)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发现红热木炭上方罩的烧杯壁上没有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没有生成______,生成了______\(\rm{.}\)而罩在木片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有水雾产生,倒转过来,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片燃烧既产生了______,又产生了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木片和木炭的成分______\(\rm{(}\)填“相同”或“不同”\(\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