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______ 只含C
              ______ 含C、CuO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______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______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 ______ 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静置,再加入过量稀硫酸.请回答:
              ①烧杯中 ______ (填“有”或“无”)不溶物;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 (写出化学式).
            • 2. 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的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酸和碱到底能不能发生反应?
              (1)该小组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底油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并振荡 观察到溶液由
              ______ 色变为无色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看反应,方程式
              ______
              (2)同学们对(1)实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了探究,做出如下猜想:
              甲的猜想是:Na2SO4和NaOH
              乙的猜想是:Na2SO4
              你的猜想是: ______
              你认为 ______ 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
              若要验证余下的两种猜想,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1)试验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 ______
              (用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______
              ______
              你的猜想正确
            • 3. 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査阅资料】
              ①NaN3受撞击会生成Na、N2
              ②NaN3遇盐酸、H2SO4溶液无气体生成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④NaN3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制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NH3
              【问题探究】
              (1)汽车受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测定某工业级NaN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罝:

              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行,其理由可能是 ______ (答出一种即可)
              ②小明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装罝Ⅱ,请分析:装置Ⅱ中A的作用是 ______ .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装置E的作用是 ______
              ③根据装置Ⅱ,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
              a.称量装置D
              b.称量样品,检査装置气密性
              c.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
              d.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琉酸,关闭活塞和玻璃塞.
              其正确的顺序为 ______ (填字母序号,可重复)
              ④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时,至少需要测定 ______ 个数据.(填数字)
            • 4.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小组同学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猜想】在自然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设计实验】方案一:甲同学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甲同学认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1)甲同学的结论是否合理,理由是 ______
              方案二:乙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使其分解..

              (2)在烧杯中观察到 ______ 现象,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3)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同学们认为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请你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实验,验证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完成下表内容.
               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1      
              2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4)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 ______
              (5)取m1g蔗糖进行乙同学的实验,并测得其中碳的质量为m2g,若要确定一个蔗糖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还应知道的数据是 ______
            • 5. 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组成
              已知草酸(C2H2O4)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小军、小梅、小明和小虎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对分解的产物展开了探究
              (1)小军首先根据题给信息,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这一观点得到了组内其他同学的认同.
              (2)合作学习小组对分解生成的其它产物进一步进行猜测和验证:
              【假设1】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小梅设计实验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小梅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______
              【假设2】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小明设计实验2: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根据小明的实验,请回答: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3)讨论交流:小虎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2”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虎的观点? ______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 .该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2”装置还有一个缺陷.该缺陷是: ______
              (4)写出草酸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6. 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 ______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___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
              猜想二:剩余固体是 ______
              【实验探究】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证实猜想一是正确的.产生气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反思与交流】该试管中剩余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 ______
            • 7. 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向B试管中的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红将A、B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片刻后发现烧杯中出现了红褐色沉淀,经分析,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
              小红将烧杯中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滤液中含有什么溶质?小红、小军对此进行探究.
              【实验讨论】
              ①小红分析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后,认为滤液中不可能有H2SO4,因为 ______
              ②小军认为滤液中不可能有Fe2(SO43,理由是 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Ⅰ:Na2SO4     NaOH
              猜想Ⅱ: 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 ______  猜想Ⅰ成立
            • 8. 按要求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
              (1)用于照明弹中发出耀眼白光的反应: ______
              (2)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 O2)和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常温下反应产生碳酸钠和供人呼吸的氧气: ______
            • 9.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全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示】①CO2+2NaOH=Na2CO3+H2O;②浓硫酸能吸水.
              【知识回顾】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不同的,写出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提出猜想】(1)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A.C和CO        B.只有CO         C.CO和O2的混合气体           D.只有CO2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______ (填字母).
              (2)小明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小强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 ______
              【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2)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装置D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实验探究2】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铁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E装置验证其猜想.若小强的猜想成立,则装置D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小强应先通入容器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______
              【拓展延伸】若反应前容器中碳粉的质量为6g且小明的猜想成立,则容器中氧气质量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 10. 发酵粉是糕点的常见蓬松剂,成分一般是NH4HCO3、NaHCO3.某同学将发酵粉加入到一定量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呈无色.
              (一)为确定气体和固体及溶液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蓝色.则该气体为    (写化学式),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测】
              ①白色固体是CaCO3;②白色固体是Ca (OH)2;③白色固体是CaCO3和Ca (OH)2
              【实验】
              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滴入酚酞,无明显变化,则白色固体一定是    
              (3)将所得溶液分为两份:
              ①一份中加足量的稀盐酸,无气体;
              ②在另一份中通入足量的CO2后,滴入酚酞.生成白色沉淀且溶液呈红色.则原
              溶液中有溶质        (写化学式).
              (二)为确定发酵粉成分含量,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
              (4)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1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5.3g.则发酵粉中NH4HCO3与NaHCO3的质量比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