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含有碳酸钠的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湖底常有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rm{(}\)  \(\rm{)}\)
              A.碳酸钠难溶于水
              B.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D.温度变化对碳酸钠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 2.
              粗盐提纯的步骤分为溶解、过滤、蒸发,三步中都用到的同一种仪器是\(\rm{(}\)  \(\rm{)}\)
              A.烧杯
              B.玻璃棒
              C.酒精灯
              D.漏斗
            • 3.
              某盐湖地区,当地居民“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如图,夏天晒得的盐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 ______ \(\rm{(}\)填“\(\rm{a}\)“或“\(\rm{b}\)“\(\rm{)}\),居民这样做的依据是 ______ 。
            • 4. 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______
              (2)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的 ______ 溶液;
              (3)t2℃时,将50g水加入盛有25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 g.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5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当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时,可用 ______ 方法提纯氯化钾.
            • 5.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海水淡化:
              下列方法中不能从海水中获取淡水资源的是 ______
              A.过滤   B.蒸馏   C.结晶脱水    D.蒸发结晶
              (2)海水晒盐: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基本方法是 ______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海水制镁:
              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可通过如图1流程从海水中提取制备:
              ①如图1中生成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该反应属于 ______ 反应(填“化合”、“分解”、“复分解”、“氧化”之一).
              ②海水制镁中须经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4)海水制“碱”: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 ______ 先生创立了“联合制减法”(即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 ______ .与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的“氨碱法”相比,将原料利用率提高到96%且副产物无污染可作氮肥,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
              (5)如图2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t1℃时,Na2CO3溶解度大于NaCl溶解度
              B.t2℃时,饱和Na2CO3溶液与饱和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3℃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Na2CO3
              D.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Na2CO3的大
              ②t3℃时,将25g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2CO3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g.
              ③下列方法中能将饱和Na2CO3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加Na2CO3固体   B.加水   C.恒温蒸发水  D.降温  E.升温
              ④将t2℃时等质量的饱和NaCl和Na2CO3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NaCl溶液质量 ______ Na2CO3溶液质量(填“>”、“=”或“<”).
              ⑤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夏晒盐,冬捞碱”,请结合溶解度曲线,说明谚语中“冬捞碱”的原理: ______
            • 6.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作用.
              (1)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 ______ 、吸附、消毒等,吸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质是 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鉴别硬水和软水常用 ______ ,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______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的措施有 ______ (写一条即可).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______ (填“对”或“错”);
              ②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 ______ 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
              ③t2℃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 ______ 乙(填“>”“<”或“=”);
              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物质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______
              A、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好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溅出     C、固体甲中含有杂质.
            • 7.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0℃时,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
              B.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C.20℃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30 g
              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加热到4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 8. 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主要流程如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氨碱法生产所得产品为纯碱,向纯碱水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 ______ 色.
              (2)从步骤①提取粗盐常用 ______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方法.
              (3)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步骤④中通入氨气的作用是 ______
              (4)步骤⑤所得的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______
              (5)步骤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该反应类型属于 ______ 反应.
              (6)工业产品中往往含有一些杂质,用“氨碱法”制得的纯碱含有少量氯化钠.为了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纯度,进行以下实验:取16.5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再把150g稀盐酸(足量)加入样品中,观察读数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5 10 15
              读数/g 215.2 211.4 208.6 208.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②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
              ②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9.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______ 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______
              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 ______
              (5)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______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______
            • 10.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l)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 ______ (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3)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氢氧化钙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①60℃时,氯化纳的溶解度 ______ 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
              ②表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析出固体,该物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
              ③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结果保留至0.1%).
              ④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⑤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加水配成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钾
              B.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