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将下列各操作名称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每个序号只填写一次):
              ①搅拌   ②蒸发   ③过滤   ④加热   ⑤吸附
              (1)由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 ______ ;                   (2)使蔗糖在水中快速溶解 ______
              (3)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先溶解,再 ______ ;      (4)除去水中的异味物质 ______
            • 2. 遂宁境内的卓简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千秋万代,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
              ①钻井→②汲卤→③晒卤→④滤卤→⑤煎盐
              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汲出的卤水浑浊,浓度一般在7~10度(即溶质质量分数为7%~10%,下同),这样的卤水碱度低,耗燃料,成本高,为了把卤水浓度提高18~20度,就产生了“晒卤”这一环节,在“晒卤”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第④步“滤卤”和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都是为了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在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______ ,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3)第⑤步“煎盐”和实验室 ______ 结晶(填一种结晶的方法)的原理相同.
            • 3. (1)如图1是硝酸钾和氯化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硝酸钾溶解度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钾.
              ②t2℃时,将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观察到:硝酸钾完全溶解、氯化钾有剩余.则加入的固体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③将t2℃时的两杯各盛有100g硝酸钾、氯化钾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填标号).
              A、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小于氯化钾
              B、硝酸钾溶液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硝酸钾溶液中溶剂质量大于氯化钾溶液中溶剂质量
              (2)某化学小组欲从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样品中,提纯硝酸钾固体.
              ①可采用的提纯方法是 ______ (填标号).
              A、冷却热饱和溶液  B、蒸发结晶
              ②在提纯过程中,应选择图2中 ______ (填“甲”或“乙”)装置进行分离,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③为检验得到的硝酸钾固体是否含有氯化钾,可使用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来检验,该检验方法的原理为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 用下列名词“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煮沸”、“吸附”填空:
              (1)降低水硬度的方法 ______
              (2)除去食盐中泥沙的方法 ______
              (3)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______
              (4)将糖水中的糖提取出来 ______
            • 5. 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三个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 ______ ______ ______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______ (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 ______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6. (2016•钦州一模)如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图.
              (1)20℃时,KNO3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Cl的溶解度.
              (2)40℃时,KCl的溶解度是    ,若向60g水中加入26g KCl,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若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提纯硝酸钾采用的方法是    
              (4)比较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任写一条符合要求的信息).
            • 7. 如图所示中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丁图表示氯化钠在某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

              请将甲图分别与上述其它曲线对比,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丁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2)由甲、丙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是    .因此欲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可采用    方法
              (3)由甲、乙得出:    也会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陡斜程度.
            • 8. 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其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钠,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和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可以采取    的方法将海水中的水分除去,获得含氯化钠的粗盐;
              (3)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列举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建议    
            • 9. (2015秋•威海期末)物质的溶解性如图为氯化钠、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图中A点为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对应温度为t℃,则A点表示的含义    
              由图可知,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大小的因素有        
              (2)在20℃时进行以下实验:
              10g水
              加2.5KNO3
              搅拌
              溶液1
              再加2.5KNO3
              搅拌
              溶液2
              升温至50℃
              搅拌
              溶液3
              ①所得溶液1、溶液2、溶液3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②如果溶液3是不饱和溶液,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若饱和,此2空不用填写)        等.
              (3)若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KNO3,提纯NaCl的步骤是:加水溶解、        、洗涤、干燥.
            • 10. (2015•游仙区模拟)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的溶解度为    
              ②现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    
              ③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把50g甲放入50g水中所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甲
              C.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D.t1℃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0%
              E.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F.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