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气和CO2反应而变质.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做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中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 Na2CO3
              则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如图所示: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填成立、不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b.操作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
              由此判断猜想Ⅰ    (填“成立”或“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    保存;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 (2016•泗阳县模拟)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10%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老师告诉大家,该瓶液体是下列5种液体中的某一种:
              稀KNO3、Ca(OH)2、NaCl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无色液体一定不是    溶液和    
              (2)为确定该液体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参与同学们的探究活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该液体不是    
              ②另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逐滴滴入硝酸银溶液    该液体是NaCl溶液,不是KNO3溶液
              【反思交流】
              (3)实验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2016春•黄冈校级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和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是用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最后天平的指针    (填序号)(a.偏左b.偏右c.不偏转d.无法预测).
              (2)图2实验中观察到蜡烛出现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        
            •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实验探究】同学们将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铝丝和铁丝分别插入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铝丝表面附着银白色固体铁丝表面附着红色固体铝丝表面附着红色固体    
              写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讨论】
              (1)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上述方案可以优化,    (选填“甲”、“乙”或“丙”)试管的实验时多余的.
              (2)洁洁认为,只用一支盛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能与稀硫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稀硫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两种插入顺序,请你补全顺序二:
              顺序一:Cu      Fe      Al
              顺序二:    
              洁洁按顺序一做实验时,发现铁丝放入稀硫酸中片刻后无气泡产生,几分钟后才有少量气泡产生,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拓展迁移】为了回收金属,同学们将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向不溶物中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 5. 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同学在做铝和稀盐酸反应时无意中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发现铝片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增快,对此他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硫酸铜溶液是不是此反应的催化剂?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对此实验有影响吗?
              【设计并实验】室温下,小明将过量、表面积相同已打磨的铝片分别加入到6份30mL10%稀盐酸中,并在每份中加入不同体积的硫酸铜饱和溶液,记录获得相同体积氢气的时间,从而确定产生氢气的速率.
              实验混合溶液123456
              饱和硫酸铜溶液/mL00.52.551020
              水/mL2019.517.5V100
              (1)如表表格中V=    
              (2)写出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定量收集氢气体积可用如图    (填写字母序号)装置.
              【实验现象】随着硫酸铜溶液体积的增加,产生氢气的速率先加快后明显减慢,且铝片表面附着的红色物质逐渐增加.
              【结论与解释】
              (4)随着硫酸铜体积的增加,反应速率明显变慢可能的原因是    
              (5)根据实验现象小明认为硫酸铜溶液不是此反应的催化剂,其原因是    
              【实验反思】加速铝和稀硫酸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点)    
              【实验拓展】根据上述实验,小明认为是盐中的金属离子影响了铝和稀盐酸的反应速率;为了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小明同学继续实验,取过量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30mL10%稀盐酸混合后加入不同的盐溶液,实验现象如表(加号越多,代表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
              加入试剂0.5mL5%NaCl溶液5%Mg(NO32溶液5%FeSO4溶液5%CuSO4溶液
              产生气泡速率++++++++
              (6)如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    
              (7)上述实验设计存有缺陷,该缺陷是    ;实验改进后,任符合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②    
            • 6. (1)某同学用红色的石蕊试纸放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与浓硫酸铵溶液反应的试管口,结果试纸没有变蓝,你帮这位同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已知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可以用来净水.它在水中能全部电离成自由移动的K+、Al3+和SO42-
              小明等同学为了探究明矾净水原理,做了如下实验,请你与他们合作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在蒸馏水中加少量明矾,搅拌静置 明矾全部溶解     
              ②在浑浊的天然水中加少量明矾,搅拌静置 天然水变澄清     
              ③在浑浊的天然水中加少量硫酸铝,搅拌静置 天然水变澄清     
              ④在浑浊的天然水中加少量硫酸钾,搅拌静置 天然水仍浑浊     
              ⑤在浑浊的天然水中加少量氯化铝,搅拌静置 天然水变澄清     
              由以上实验可知:明矾的净水作用与    (填离子符号)有很大关系
              (3)明矾可以用来净水是因为它能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杂质形成沉淀,达到净水的目的,反应原理为:
              Al2(SO43+6H2O═2Al(OH)3+3H2SO4,但用明矾作净水剂容易使人摄入过量的铝元素,对人体健康不利,长期或大量摄入铝元素,对人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将造成损害.FeCl3是一种很好的净水剂,其净水原理和明矾类似,试写出FeCl3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日常生活中除了尽量少用明矾外,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以免导致人体过量摄入铝元素:    (至少回答一个).
            • 7. 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此气体可能是            
              产生此气体的文字表达式可能是    
              (2)我猜想此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可以产生它的文字表达式是    
            • 8. 如图A、B所示是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的两个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红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2)图A中左盘上锥形瓶口在红磷点燃后要及时塞紧的原因是    
              (3)按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点燃时,若瓶塞未塞紧,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天平的指针将会    (填“偏左”“偏右”或“正中”)
              (4)按图B所示装置实验观察到反应天平不平衡,该反应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平衡的原因是    
            • 9. 某同学发现,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该同学猜想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了,其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溶质为NaOH;
                         猜想Ⅱ:全部变质,溶质为Na2CO3
                         猜想Ⅲ:部分变质,溶质为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溶质是NaOH,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验证Ⅱ: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溶质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目的是检验并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1)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Ⅱ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的存在;
              (2)小明认为验证Ⅲ中不能用Ca(OH)2溶液代替CaCl2溶液,理由是    
              【拓展延伸】在实验室,氢氧化钠固体需要密封保存.原因之一是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还有一个原因是    
            •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片).

              (1)甲同学根据空气中的成分和铁锈的成分[Fe2O3 •xH2O]引发猜想: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得到这一猜想的依据是    定律;
              (2)A、B两支试管控制了铁生锈必须有氧气参与的条件,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    ,如果试管A、B发生了不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B、C两支试管控制了铁生锈    的条件;
              (4)试管D和E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    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
              ①2Fe+2H2O+O2═2Fe(OH)2
              ②Fe(OH)2 继续和H2O、O2作用生成Fe(OH)3
              ③Fe(OH)3转化为铁锈
              尝试写过程②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