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如图1是硝酸钾和氯化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硝酸钾溶解度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钾.
              ②t2℃时,将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观察到:硝酸钾完全溶解、氯化钾有剩余.则加入的固体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③将t2℃时的两杯各盛有100g硝酸钾、氯化钾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填标号).
              A、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小于氯化钾
              B、硝酸钾溶液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硝酸钾溶液中溶剂质量大于氯化钾溶液中溶剂质量
              (2)某化学小组欲从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样品中,提纯硝酸钾固体.
              ①可采用的提纯方法是 ______ (填标号).
              A、冷却热饱和溶液  B、蒸发结晶
              ②在提纯过程中,应选择图2中 ______ (填“甲”或“乙”)装置进行分离,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③为检验得到的硝酸钾固体是否含有氯化钾,可使用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来检验,该检验方法的原理为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 如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依据如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______ (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______
              A.②④⑥B.③④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
              (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______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______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______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 3.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______
              (2)降温能使 ______ (填“甲”或“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提纯乙可采取 ______ 的方法;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A.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两种溶液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B.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C.t2℃时,等质量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4. 地球上物质种类千差万别,但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表一:硫酸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
              密度/g.cm-3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
              溶质质量分数/%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表二: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对照表(0℃-30℃)
              温度/℃ 0 10 20 30
              物质
              氯化钠 35.7g 35.8g 36g 36.3g
              碳酸钠晶体 7g 12.5g 21.5g 38.8g
              请你分析上述两个表中的内容,并探究下列问题:
              (1)由表一可得出的规律是: ______
              (2)由表二可得出两种物质溶解度差异的规律是: ______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______
               (4)如图,烧杯内盛有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弹簧秤上挂了一块与氯化钠不反应且不溶解的金属块.向氯化钠溶液中加适量氯化钠晶体,则弹簧秤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______
              (5)列式并计算出20度时氯化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 (保留1位小数)
            • 5.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甲的溶解度为 ______ ; t1℃时将 30g 丙加入到 50g 水中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2)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______
              (3)丙的饱和熔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由该液体提纯固体丙,结晶的方法是 ______ (填序号,下同).
              A.蒸发溶剂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形成的饱和溶液中含溶剂最多的是丙
              B.用丙的饱和溶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丙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C.t2℃时,向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 t3℃降温至 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 6.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______ 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______
              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 ______
              (5)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______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______
            • 7.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要配置100g  5%的NaCl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______ g
              (2)在电解水实验中,产生能使待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的是 ______
              (3)以下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______
              A.静置沉淀     B 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蒸馏
              (4)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P点表示t2℃时完全溶解30gA物质至少需 ______ g水.
              (2)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______ (填写物质序号,下同).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8.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和磷”是指 ______ (填字母).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图1中五个实验分别用到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①实验A中水作溶剂.
              ②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物,防止生成物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
              ③实验C中通过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
              ④实验D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⑤实验E中的水仅作反应物.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4K2FeO4aR+4K2O+3O2↑,则a、R分别是 ______ (填字母).
              A.4  FeO  B.2 Fe2O3  C.3  Fe2O3  D.1  Fe3O4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甲、乙、丙三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②t2℃时,将20g甲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保留0.1%).
              ③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同时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9.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水 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 ______ (填“软水”或“硬水”).
              (3)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4)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 ______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 ______ (填“甲”或“乙”).
              ③t2℃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 ______ (填字母).
              A.w(甲)<w(乙)   B.w(甲)>w(乙)
              C.w(甲)=w(乙)   D.无法确定.
            • 10.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生活中常用 ______ 来区分软水与硬水,常用 ______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除去水中不溶性的固体杂质,其实验操作方法称为 ______
              (2)水是常用的溶剂,配制下列溶液时,以水做溶剂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食盐     B.医用碘酒   C.高锰酸钾     D.植物油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______ ;8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4)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______ 作用;化合物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 ;能够充分说明水的组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