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将\(\rm{m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rm{p\%}\)与时间\(\rm{t}\)的关系正确的是\(\rm{(}\)  \(\rm{)}\)
              A.
              B.
              C.
              D.
            • 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rm{(1)t_{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______ ;
              \(\rm{(2)P}\)点表示\(\rm{t_{2}℃}\)时 ______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rm{(3)t_{3}℃}\)时,甲、乙各\(\rm{50g}\),分别加入到\(\rm{100g}\)水中,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 。
              \(\rm{(4)t_{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rm{(}\)“蒸发水分”“降温”“升温”\(\rm{)}\)
              \(\rm{(5)}\)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物质是 ______ 。\(\rm{(}\)“甲”“乙”“丙”\(\rm{)}\)
              \(\rm{(6)}\)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可以用 ______ 使其变饱和\(\rm{(}\)“降温”“升温”\(\rm{)}\)
              \(\rm{(7)t_{1}℃}\)时,\(\rm{100g}\)水最多可以溶解丙物质 ______ ,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 3.
              氯化钠在\(\rm{20℃}\)时溶解度为\(\rm{36g}\),该温度下,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是\(\rm{(}\)  \(\rm{)}\)
              A.\(\rm{20\%}\)
              B.\(\rm{25\%}\)
              C.\(\rm{26.5\%}\)
              D.\(\rm{36\%}\)
            • 4.
              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rm{(}\)  \(\rm{)}\)
              A.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rm{36.25\%}\)
              B.用\(\rm{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rm{pH}\)为\(\rm{5.5}\)
              C.\(\rm{20℃}\)时,配制\(\rm{2\%}\)的氢氧化钙溶液
              D.将\(\rm{100g}\) \(\rm{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rm{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rm{20\%}\)
            • 5.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rm{(}\)如图\(\rm{1)}\),化学小组的同学经过寻问老师后只知道是\(\rm{NaCl}\)、\(\rm{NaOH}\)、\(\rm{Na_{2}CO_{3}}\)、\(\rm{NaHCO_{3}}\)中的一种溶液,为确认原瓶中是何种溶质并判断其是否变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进行猜想】
              猜想\(\rm{I}\):原溶液的溶质是\(\rm{NaCl}\);
              猜想\(\rm{II}\):原溶液的溶质是\(\rm{NaOH}\);
              猜想\(\rm{III}\):原溶液的溶质是\(\rm{Na_{2}CO_{3}}\);
              猜想\(\rm{IV}\):原溶液的溶质是\(\rm{NaHCO_{3}}\).
              【查阅资料】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表:
              物质 \(\rm{NaCl}\) \(\rm{NaOH}\) \(\rm{Na_{2}CO_{3}}\) \(\rm{NaHCO_{3}}\)
              常温下的溶解度\(\rm{/g}\) \(\rm{36}\) \(\rm{109}\) \(\rm{21.5}\) \(\rm{9.6}\)
              常温下稀溶液的\(\rm{pH}\) \(\rm{7}\) \(\rm{13}\) \(\rm{11}\) \(\rm{9}\)
              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rm{NaHCO_{3}}\),因为 ______ .
              【进行实验】
              \(\rm{(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rm{pH}\)大于\(\rm{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 ______ .
              \(\rm{(2)}\)同学们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rm{2}\):
              \(\rm{①}\)生成白色沉淀\(\rm{A}\)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②}\)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______
              【获得结论】
              实验完成后,最终得到的结论:原瓶中的溶质是 ______ ,且已变质.
            • 6. 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在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甲,溶液的质量增大
              B.t2℃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D.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会增大
            • 7. KCl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56.7
              (1)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 ______ g.
              (2)90℃时,100g饱和KCl溶液冷却到30℃时,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 ______ 100g.
              (3)40℃时,K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该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属于 ______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 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乙比甲大
              C.t2℃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3℃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溶质多的是甲
            • 9.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甲
              C.t℃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两溶液均会析出晶体
            • 10. 依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或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均可采取添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B.升高温度,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增大
              C.45℃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硫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将氯化铵和硫酸钠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40℃时,硫酸钠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