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操作、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液体温度升高 说明该反应放热
              B 向黑色粉末中加入某无色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
              C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D 向白色固体中加熟石灰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该固体一定是NH4Cl
              A.A
              B.B
              C.C
              D.D
            • 2. 小文在家中利用下物品:试管、烧杯、煤气和煤气炉、托盘天平、筷子、铁钉、食盐、食醋、石灰水、牵牛花汁、水、饮料吸管、胶头滴管、小勺,只利用这些物品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的不同
              B.探究牵牛花汁是否可作指示剂
              C.探究加速食盐溶于水的有效方法
              D.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 3. 取下列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酸溶液和碱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色素
              B.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绿色
              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可用玫瑰花汁准确测定稀盐酸的酸碱性强弱
            • 4. 小明同学在复习阶段在笔记本上对化学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pH试纸测得某地下水pH为5.2;
              ②粗盐提纯时需把蒸发皿中的水蒸干才能停止加热;
              ③洗涤剂厂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⑤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⑥某些地区的雨水的pH=5.6,该雨水为酸雨;
              ⑦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失火,可用CO2灭火器;
              ⑧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现象,说明溶液呈中性.
              A.①③④
              B.③④⑧
              C.③⑤⑧
              D.④⑤⑦
            • 5.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科学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 6.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7. 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由红色变为蓝色
              B.由蓝色变为红色
              C.由红色变为无色
              D.由无色变成红色
            • 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属于酸雨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9. 向滴有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慢慢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颜色变化的过程是(  )
              A.红→蓝→紫
              B.紫→蓝→红
              C.蓝→紫→红
              D.红→紫→蓝
            • 10. 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
              D.d点溶液中较多的Ba2+、OH-、SO42-、H+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