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工业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制取石膏\(\rm{(}\)主要成分为硫酸钙\(\rm{).}\)简易流程如图,主要的反应为:\(\rm{2CaCO_{3}+2SO_{2}+O_{2}═2CaSO_{4}+2X}\)
              \(\rm{(1)}\)流程中石灰石加水制成石灰石浆的目的是 ______ \(\rm{.}\)反应中\(\rm{X}\)的化学式为 ______ ,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变化为 ______ .
              \(\rm{(2)}\)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为了 ______ \(\rm{(}\)填序号\(\rm{)}\)
              A、减缓温室效应   \(\rm{B}\)、减少酸雨形成  \(\rm{C}\)、防止破坏臭氧层
              \(\rm{(3)}\)按上述方法处理\(\rm{2000}\)吨废气中的\(\rm{SO_{2}}\),至少需要含\(\rm{5}\)吨碳酸钙的石灰石浆\(\rm{.}\)求:废气中\(\rm{SO_{2}}\)的质量分数.
            • 2.
              发射“婵娥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rm{(C_{2}H_{8}N_{2})}\)和四氧化二氮\(\rm{(N_{2}O_{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C_{2}H_{8}N_{2}+2N_{2}O_{4}═3X+2CO_{2}+4H_{2}O}\),则\(\rm{X}\)的化学式为\(\rm{(}\)  \(\rm{)}\)
              A.\(\rm{H_{2}}\)
              B.\(\rm{O_{2}}\)
              C.\(\rm{N_{2}}\)
              D.\(\rm{CO}\)
            • 3.
              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rm{(}\)  \(\rm{)}\)
              A.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
              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
              C.
              镁在氧气中燃烧
              D.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 4.
              通常状况下,乙烯\(\rm{(C_{2}H_{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C_{2}H_{4}+3O_{2} \dfrac { \overset{\;{点燃}\;}{ -}}{\;}2X+2H_{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rm{-2}\)价
              B.水属于有机化合物
              C.\(\rm{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rm{1}\):\(\rm{2}\)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5.
              下列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rm{(}\)  \(\rm{)}\)
              A.食盐溶液和稀硝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
              D.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
            • 6.
              金属钠投入到\(\rm{NH_{4}Cl}\)溶液中,钠浮在液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并生成大量气体。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rm{(1)}\)猜想:气体可能是\(\rm{HCl}\)、\(\rm{NH_{3}}\)、\(\rm{H_{2}}\)中的一种或几种,作此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______ 。
              \(\rm{(2)}\)实验:甲同学为判断气体成分,查阅资料得知:\(\rm{2NH_{3}+3CuO \dfrac { \overset{\;\;\triangle \;\;}{ -}}{\;}3Cu+N_{2}+3H_{2}O}\)。
              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rm{(3)}\)现象与结论:\(\rm{A}\)中观察到酚酞试剂变为红色,证明有 ______ ;\(\rm{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固体表面由黑色变红色,证明有 ______ 。
              \(\rm{(4)}\)实验反思:
              \(\rm{①}\)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 。
              \(\rm{②}\)乙同学认为甲的设计不能确定是否含有\(\rm{HCl}\),于是他将气体通入混有稀硝酸的 ______ 溶液中,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该气体中 ______ \(\rm{HCl(}\)填“有”或“无”\(\rm{)}\)。
              \(\rm{③}\)请完善\(\rm{Na}\)与\(\rm{NH_{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m{2Na+2NH_{4}Cl=2NH_{3}↑+H_{2}↑+2}\) ______ 。
              \(\rm{(5)}\)已知\(\rm{2.3g}\)的钠与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rm{10\%}\)的氯化铵溶液正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氨气的质量是多少?
            • 7.
              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rm{(}\)  \(\rm{)}\)
              A.
              电解水一段时间
              B.
              等质量的三种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D.
              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 8.
              常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在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制得。

              \(\rm{(1)}\)写出实验室加热\(\rm{KClO_{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2)}\)反应\(\rm{I}\)中,通电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rm{NaCl+3X \dfrac { \overset{\;{通电}\;}{}}{\;}NaClO_{3}+3H_{2}↑}\),则\(\rm{X}\)的化学式为______。
              \(\rm{(3)}\)反应Ⅱ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rm{(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rm{NaCl}\),从微观角度探析\(\rm{NaCl}\)是由______ 构成\(\rm{(}\)用化学用语表示\(\rm{)}\)。
            • 9.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rm{(}\)  \(\rm{)}\)
              A.因为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rm{CO_{2}}\)和\(\rm{H_{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rm{C}\)和\(\rm{H}\)
              C.因为\(\rm{H_{2}O}\)和\(\rm{H_{2}O_{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10.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氮,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rm{4NH_{3}+3O_{2} \dfrac { \overset{\;{点燃}\;}{ -}}{\;}2X+6H_{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m{(}\)  \(\rm{)}\)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rm{X}\)的化学式为\(\rm{N_{2}}\)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液氨属于混合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