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南京一模)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验证液体密度对压强的影响.
              (1)图乙中两烧杯中液体的密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探头到液面下的深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小明正确操作,验证了实验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2. 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平衡,则正确的判断是(  )
              A.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B.这两个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C.这两个力的方向一定相反
              D.这两个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方向不一定相同
            • 3. (2016春•港南区期中)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在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由    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这种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    
              (2)根据图①②③④中的情景可以判定:    是实验事实,    是实验推论(两空均填写序号).
              (3)分析图中的情景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    (选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4)若用木块代替下车再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 4. (2016春•龙口市期中)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质量相同的圆柱形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    F,p    p;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p′(都选填“>”“<”或“=”)
            • 5. 如图所示是小纲同学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该实验通过观察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从甲乙两图中可以发现小纲同学设计的思路是:保持    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
              (3)从    两图可初步得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此实验的研究方法叫    法.
              (5)压力的作用效果可用物理量    表示.
            • 6. 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C.鞋底刻有花纹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D.传送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被传送的物体受到摩擦力
            • 7. (2016•宝山区一模)某小组四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阻特性,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1)猜想和问题:他们在完成“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后,接着又将另一电阻R2并接在电阻R1两端,如图所示,再次闭合电键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化了一点.据此现象,他们提出:
              (i)由R1 R2两个电阻组成的并联电路与导体一样,也具有阻碍电流通过的本领.
              (ii)问题:两个电阻R1 R2并联在一起后,这段电路的总电阻与每个导体的电阻之间会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2)探究:他们利用图所示的电路继续实验,先后将两个阻值已知的电阻并接在电路AB两点上,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相应的总电流和总电压,并用公式R=
              U
              I
              计算出对应的总电阻.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在如表中.
              实验序号R1   (欧)R2  (欧)R  (欧)
              1202010
              220106.7
              32054
              41053.3
              ①通过交流各自的实验数据,大家初步分析比较表一中实验序号1、2、3或4中的数据,比较R与R1(或R2)的大小,得出定性结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比电路中的任何一条分路中的电阻要    
              ②分析实验序号1、2与3(或3与4)中R1、R2和R的变化情况,得出初步结论:当并联电路中一条分路上的电阻不变时,其总电阻会随另一分路上的电阻    
              ③甲同学分析表一第二行(实验序号1)中R与R1(或R2)的大小,认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等于某一条分路电阻的一半”.你认为甲同学的分析归纳方法和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合理?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④经过多次计算和比较,最后大家对表一中每个电阻计算其倒数值,得到数据如表最后三列所示.
              实验序号R1 (欧)R2  (欧)R (欧)
              1
              R1
              (欧-1
              1
              R2
              (欧-1
              1
              R
              (欧-1
              12020100.050.050.1
              220106.70.050.10.15
              320540.050.20.25
              41053.30.10.20.3
              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二中实验序号1、2、3或4中最后三列得到的各电阻倒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归纳得到它们间的定量关系是:    
            • 8. (2016•石家庄一模)如图是滑雪运动员从斜坡滑下后保持身体姿势不变用力撑杆飞速向前滑去的图片.请从力学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 9. 小明在喝牛奶时,观察到吸管的一端特别尖,这是为了    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饮料在    的作用下进入口中.
            • 10. 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    (填“大”或“小”)的材料,平时所说“油比水轻”是指油的    比水小(填“质量”“体积”“密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