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rm{.}\)说明了\(\rm{(}\)  \(\rm{)}\)
              A.水是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任何物质在通电时都能够分解
            • 2.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rm{.}\)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rm{(1)}\)通电后电极上出现 ______ ,并汇集到试管上端\(\rm{.}\)正极产生的气体能 ______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______ \(\rm{.}\)则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 .
              \(\rm{(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______
              \(\rm{(3)}\)通电后水发生 ______ 变化,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
              \(\rm{(4)}\)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rm{NaOH}\)溶液,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rm{/}\)分钟 \(\rm{1}\) \(\rm{2}\) \(\rm{3}\) \(\rm{4}\) \(\rm{5}\) \(\rm{6}\) \(\rm{7}\) \(\rm{8}\) \(\rm{9}\) \(\rm{10}\)
              阴极生成气体体积\(\rm{(cm^{3})}\) \(\rm{6}\) \(\rm{12}\) \(\rm{20}\) \(\rm{29}\) \(\rm{39}\) \(\rm{49}\) \(\rm{55}\) \(\rm{65}\) \(\rm{75}\) \(\rm{85}\)
              阳极生成气体体积\(\rm{(cm^{3})}\) \(\rm{2}\) \(\rm{4}\) \(\rm{7}\) \(\rm{11}\) \(\rm{16}\) \(\rm{21}\) \(\rm{26}\) \(\rm{31}\) \(\rm{36}\) \(\rm{41}\)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rm{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rm{2}\):\(\rm{l}\),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从第\(\rm{7}\)分钟开始,每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rm{2}\):\(\rm{l}\),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 3.
              微观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下列相关认识中,错误的是\(\rm{(}\)  \(\rm{)}\)
              A.图\(\rm{1}\)表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rm{H^{+}}\)和\(\rm{OH^{-}}\)结合成水分子
              B.图\(\rm{2}\)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m{Mg+CuSO_{4}=MgSO_{4}+Cu}\)
              C.图\(\rm{3}\)表示的反应若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D.图\(\rm{3}\)表示的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4.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rm{(1)}\)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rm{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rm{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rm{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rm{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rm{(2)}\)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

                  \(\rm{(3)}\)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rm{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试管\(\rm{2}\)中收集的气体可用_______来检验。

                  \(\rm{(4)}\)下列反应中,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

                  \(\rm{A.H_{2}}\)和\(\rm{O_{2}}\)反应  \(\rm{B.}\)电解水

                  \(\rm{C.H_{2}}\)和\(\rm{Cl_{2}}\)反应  \(\rm{D.H_{2}}\)和\(\rm{CuO}\)反应

            • 5.

              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我们在抗旱救灾的同时,更应倡导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不论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你认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下列选项中能确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rm{(}\)填序号,下同\(\rm{)}\)。

                  \(\rm{A.}\)水的蒸馏  \(\rm{B.}\)水的蒸发

                  \(\rm{C.}\)水的电解  \(\rm{D.}\)水的净化

                  \(\rm{(2)}\)如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从中可以看出天津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下列做法符合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___。

                  \(\rm{A.}\)使用节水水龙头

                  \(\rm{B.}\)用淘米水洗碗

                  \(\rm{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rm{D.}\)使用不间断地边注水边冲淋、排水的用水量为\(\rm{165 L/}\)次的家用洗衣机

                  \(\rm{(3)}\)实验室中有一杯含有\(\rm{MgCl_{2}}\)和\(\rm{CaCl_{2}}\)的硬水,下表是某兴趣小组设计软化硬水的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下表。可供选用的药品有:\(\rm{Ca(OH)_{2}}\)溶液、\(\rm{NaOH}\)溶液、\(\rm{Na_{2}CO_{3}}\)溶液、肥皂水。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rm{①}\)取少量硬水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rm{Ca(OH)_{2}}\)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

              有白色沉淀产生

              \(\rm{MgCl_{2}+Ca(OH)_{2}===Mg(OH)_{2}↓+CaCl_{2}}\)

              \(\rm{②}\)再向上述试管中滴加\(\rm{Na_{2}CO_{3}}\)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

              有白色沉淀产生

              化学方程式:\(\rm{CaCl_{2}+Na_{2}CO}\)3

              \(\rm{===2NaCl+}\)_______

              \(\rm{③}\)过滤

              滤出沉淀

              得到澄清滤液

              \(\rm{④}\)用两试管分别取等量的上述滤液和原硬水样品,分别滴加_______,振荡

              盛有滤液的试管中_______

              证明硬水已软化

            • 6. 如图所示,往水电解器中加入\(\rm{96 g}\)蒸馏水和\(\rm{2 g Na_{2}SO_{4}(Na_{2}SO_{4}}\)不参与反应,仅起增加水的导电性的作用\(\rm{)}\)组成的混合物,然后进行电解,当负极得到\(\rm{2 g}\)气体时,停止实验。计算:

                  \(\rm{(1)}\)停止实验时,电解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rm{(2)}\)停止实验后,剩余溶液中\(\rm{Na_{2}SO_{4}}\)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7.

              下列是电解水反应示意图\(\rm{(}\)图\(\rm{1)}\)和装置。示意图\(\rm{①~③}\)中,“”表示氢原子,“\(\rm{○}\)”表示氧原子。


                  \(\rm{(1)}\)图\(\rm{2}\)中表示化合物的是\(\rm{\_}\)_______\(\rm{(}\)填序号\(\rm{)}\),此反应类型为________

                  \(\rm{(2)②}\)所代表的物质是图\(\rm{1}\)中试管\(\rm{(}\)填字母\(\rm{)}\)________中产生的气体,图中\(\rm{A}\)是电源的________\(\rm{(}\)填“正”或“负”\(\rm{)}\)极。

            • 8.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将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rm{(}\)含空气\(\rm{)}\)加热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 9. 已知:\(\rm{{①}}\)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rm{{②}}\)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rm{{.}A}\)、\(\rm{B}\)、\(\rm{C}\)、\(\rm{D}\)、\(\rm{E}\)、\(\rm{F}\)、\(\rm{G}\)、\(\rm{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是三种金属\(\rm{{.}}\)其中甲最活泼,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rm{{.}}\)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rm{A}\)、\(\rm{E}\)、\(\rm{G}\)的化学式:\(\rm{A}\)______,\(\rm{E}\)______,\(\rm{G}\)______.
              \(\rm{(2)}\)操作\(\rm{X}\)的名称是______.
              \(\rm{(3){①}}\)无色溶液\(\rm{D}\)与蓝色溶液\(\rm{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②}}\)金属甲与无色液体\(\rm{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
              \(\rm{{③}}\)蓝色沉淀\(\rm{H}\)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4)}\)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无色气体\(\rm{C}\)在点燃或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 10.
              下列各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rm{(}\)  \(\rm{)}\)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
              电解水
              C.
              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rm{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
              D.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