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方法能使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的是\(\rm{(}\)  \(\rm{)}\)
              A.增加水的质量
              B.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C.升高溶液的温度
              D.将硝酸钾固体粉碎
            • 2.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rm{(}\)  \(\rm{)}\)
              A.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rm{Zn}\)和\(\rm{Fe}\)
              B.
              向含有少量\(\rm{NaOH}\)的\(\rm{Na_{2}CO_{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3.
              打开汽水瓶瓶盖,当大量气泡逸出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  \(\rm{)}\)
              A.瓶中溶液的溶质减少
              B.瓶中\(\rm{CO_{2}}\)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C.瓶中溶液的质量减小
              D.瓶中溶液是\(\rm{CO_{2}}\)的不饱和溶液
            • 4.
              右图是\(\rm{a}\),\(\rm{b}\),\(\rm{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m{(}\)  \(\rm{)}\)
              A.将\(\rm{a}\)、\(\rm{b}\)、\(\rm{c}\)三种物质\(\rm{t_{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rm{t_{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rm{a > b > c}\)
              B.\(\rm{t_{2}℃}\)时\(\rm{30g}\)物质\(\rm{a}\)加入到\(\rm{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rm{80g}\)溶液
              C.\(\rm{t_{1}℃}\)时\(\rm{a}\),\(\rm{b}\),\(\rm{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rm{b > a=c}\)
              D.若\(\rm{a}\)中混有少量\(\rm{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rm{a}\)
            • 5.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rm{(}\)  \(\rm{)}\)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
              C.
               高温煅烧\(\rm{CaCO_{3}}\)
              D.
               \(\rm{O_{2}}\)在水中的溶解性
            • 6. 甲图是\(\rm{A}\)、\(\rm{B}\)、\(\rm{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rm{(1)}\) 甲图中,\(\rm{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 一定能将\(\rm{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rm{(}\)任填一种\(\rm{)}\)。

              \(\rm{(3)}\) 在\(\rm{t_{1}℃}\)时,用\(\rm{30gA}\)物质完全溶解于蒸馏水中可以得到\(\rm{A}\)的饱和溶液_______\(\rm{g}\)。

              \(\rm{(4)t_{2}℃}\)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rm{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

              \(\rm{(5)}\)如乙图所示,\(\rm{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rm{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rm{5mL}\)稀硫酸,立即放出大量的热和气泡,同时,\(\rm{X}\)溶液中析出晶体,则\(\rm{X}\)可能为\(\rm{A}\)、\(\rm{B}\)、\(\rm{C}\)中的_____。若要生成氢气\(\rm{0.1g}\),则至少需要镁条的质量为_________\(\rm{g}\)。

            • 7.

              下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rm{t℃}\)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rm{10℃}\)时,分别用\(\rm{100 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 8.

              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rm{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rm{(}\)忽略水的挥发\(\rm{)}\):

              \(\rm{(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____\(\rm{(}\)填序号\(\rm{)}\).

              \(\rm{(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rm{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_____\(\rm{(}\)填序号\(\rm{)}\).

              \(\rm{(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____\(\rm{(}\)填序号\(\rm{)}\).

              \(\rm{(4)}\)丙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rm{(5)}\)根据图二,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_____\(\rm{g}\)的\(\rm{M}\)固体.

            • 9.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rm{t_{1}℃}\)时,\(\rm{a}\)点表示乙的饱和溶液
              C.甲溶液从\(\rm{t_{2}℃}\)降温到\(\rm{t_{1}℃}\),一定有晶体析出
              D.\(\rm{t_{2}℃}\)时,将甲和乙各\(\rm{15 g}\)分别加入\(\rm{100 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
            • 10. 某温度下,在\(\rm{100g}\)质量分数为\(\rm{20\%}\)的\(\rm{KNO}\)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rm{10gKNO_{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m{(}\)  \(\rm{)}\)
              A.该温度下,\(\rm{KNO_{3}}\)的溶解度为\(\rm{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rm{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