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化学实验中起重要作用。
              (1)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如图所示实验1和实验2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②分析实验2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实验1 水的沸腾 实验2  电解水 图1 图2
              (2)水是很好的溶剂。图1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①30℃时,50g水中加入25g物质a,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属于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如图2所示,试管1、2中分别盛有20℃时等质量的a、b物质饱和溶液,底部有等质量的a、b固体剩余,向烧杯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析出的固体不含水)。
              A.a物质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B.试管2底部的b物质固体增多
              C.变化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a、b物质的溶液中溶剂质量相等
            • 2. 实验室有A、B两瓶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8%和25%,但已经失去了标签,
              小科同学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来鉴定这两杯硝酸钾溶液。
              【查阅资料】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3.3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
              【方案1】分别取适量的A、B两瓶硝酸钾溶液于甲、乙两烧杯中,用同一支密度计测量,如图。据图分析,______(填“甲”或“乙”)杯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5%的硝酸钾溶液。
              【方案2】取等质量的A、B两瓶硝酸钾溶液于两个烧杯中,分别向两杯溶液中边搅拌边逐渐加入过量的等质量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过滤、干燥、称量,得到滤渣质量较小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填“8%”或“25%”)的硝酸钾溶液。
              【方案3】取等质量的A、B两瓶硝酸钾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将两支试管置于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试管中出现______现象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硝酸钾溶液。
            • 3. 由128克硝酸钾、60克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投入200g热水溶解,对该溶液进行如图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硝酸钾 20.9 31.6 45.8 64 110 169 246
              氯化钠 35.8 36 36.3 35.4 37 38.4 39.8
              (1)两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时温度t的范围为______。
              (3)操作1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____。
              A.酒精灯   B.铁架台   C.漏斗  D.玻璃棒   E.蒸发皿
              (4)定量述晶体1的组成______。
              (5)溶液2为______(填物质名称)的饱和溶液。
              (6)关于溶液中NaC1的质量分数:溶液1______溶液2(选填“>“、“<”或“=“)
              (7)关于上述实验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晶体1与晶体2比较,晶体1中KNO3的纯度更高
              B.溶液1中KNO3为饱和溶液,NaCl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1恒温蒸发90g水后,与溶液2的成分相同
              D.溶液2将水蒸干就可得到纯净的KNO3固体
            • 4. 实验室欲从一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晶体,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①点代表了90℃时100g水中溶解了109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现将温度由90℃降至60℃,①点向左平移至②点,在此转化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继续将温度由60℃降至40℃,此时②点怎么移动?______,烧杯中有______克硝酸钾晶体析出,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 5.

              某小组同学初步探究“从已知质量比的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的方法。

              【分析提纯方法】

              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提纯硝酸钾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提纯步骤】

              \(\rm{(1)}\)选取样品\(\rm{(83gKNO_{3}}\)和\(\rm{7gNaCl}\)的混合物\(\rm{)}\)。

              \(\rm{(2)}\)将这些样品制成\(\rm{80℃}\)左右的热饱和溶液,大约需加水_______\(\rm{(}\)填序号\(\rm{)}\)。

              A.\(\rm{25mL}\)      \(\rm{B.50mL}\)    \(\rm{C.75mL}\)    \(\rm{D.100mL}\)

              \(\rm{(3)}\)降温至\(\rm{20℃}\)。

              \(\rm{(4)}\)过滤得到晶体。

              【设计验证方案】

              为了证明\(\rm{(4)}\)中得到的晶体为纯净的\(\rm{KNO_{3}}\),该小组同学结合已有知识,从理论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方案。\(\rm{(}\)不考虑不同溶质对溶解度的相互影响及其他影响因素\(\rm{)}\)

              方案一: 计算析出\(\rm{KNO_{3}}\)晶体的质量约为______\(\rm{g}\)与\(\rm{(4)}\)中得到晶体的质量进行比较。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操作问题】

              \(\rm{(1)}\)如果实验中热饱和溶液未完全冷却至\(\rm{20℃}\)就进行过滤将会影响晶体的产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实际操作中需要将\(\rm{(4)}\)所得晶体用少量水洗涤\(\rm{2—3}\)次后干燥。如不洗涤直接干燥,则晶体质量_______\(\rm{(}\)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rm{)}\);洗涤时最好选用_____。

              \(\rm{(A.}\)冰水    \(\rm{B.}\)热水     \(\rm{C.}\)饱和食盐水      \(\rm{D.}\)饱和硝酸钾溶液\(\rm{)}\)

            • 6.

              下图是配制\(\rm{50g}\)质量分数为\(\rm{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rm{A}\)              \(\rm{B}\)                  \(\rm{C}\)           \(\rm{D}\)                \(\rm{E}\)

              试回答:

              \(\rm{(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rm{g}\),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

              \(\rm{(2)D}\)操作应选用           \(\rm{mL}\)的量筒\(\rm{(}\)从\(\rm{10 mL}\)、\(\rm{25mL}\)、\(\rm{50mL}\)、\(\rm{100 mL}\)中选择\(\rm{)}\);若用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所配置的溶液浓度            \(\rm{(}\)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rm{)}\)。

              \(\rm{(3)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rm{(4)}\)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分别是食盐水和蒸馏水,区别它们的方法有很多, 请你写出你认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