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rm{(}\)不考虑结晶水\(\rm{)}\)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  \(\rm{)}\)
              A.\(\rm{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rm{20℃}\)时,可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m{25\%}\)的甲溶液
              D.\(\rm{50℃}\)时,甲和乙各\(\rm{30g}\)分别加入\(\rm{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在先有固体出现
            • 2.
              如图是\(\rm{A}\)、\(\rm{B}\)、\(\rm{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rm{(1)}\)点\(\rm{P}\)表示的含义 ______ .
              \(\rm{(2)10℃}\)时将\(\rm{5}\)克\(\rm{A}\)物质加入到\(\rm{50}\)克水中,得到的是\(\rm{A}\)物质 ______ 溶液\(\rm{.(}\)填“饱和”和“不饱和”\(\rm{).}\)将此溶液升温至\(\rm{30℃}\)需要再加入 ______ 克溶质,溶液方能饱和.
              \(\rm{(3)}\)在\(\rm{2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rm{30℃}\),三者的质量分数关系是 ______ .
            • 3.
              如图是\(\rm{A}\)、\(\rm{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rm{(}\)  \(\rm{)}\)
              A.\(\rm{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rm{30℃}\)降温到\(\rm{10℃}\),变成不饱和溶液
              B.\(\rm{30℃}\)时,向\(\rm{100g}\)水中加入\(\rm{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rm{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rm{30℃}\)降温到\(\rm{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rm{30℃}\)时,将\(\rm{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 4.
              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rm{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rm{(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约为\(\rm{0.17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______

              \(\rm{(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______ \(\rm{(}\)填写化学式\(\rm{)}\)。
              \(\rm{(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选择了一种盐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请你一起参与,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加 ______ 。 ______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4)[}\)实验反思\(\rm{]①}\)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 ______ 溶液。
              \(\rm{②}\)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 5.
              如图是\(\rm{A}\)、\(\rm{B}\)、\(\rm{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rm{t_{1}℃}\)时\(\rm{A}\)、\(\rm{B}\)、\(\rm{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m{A > C > B}\)
              B.\(\rm{t_{1}℃}\)时\(\rm{30g A}\)物质加入到\(\rm{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rm{80g}\)
              C.\(\rm{A}\)、\(\rm{B}\)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rm{A}\)
              D.将\(\rm{t_{1}℃}\)时\(\rm{A}\)、\(\rm{B}\)、\(\rm{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rm{t_{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rm{B > C > A}\)
            • 6.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rm{(}\)  \(\rm{)}\)
              A.甲、乙两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B.甲物质的溶液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C.在\(\rm{20℃}\)时,甲、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 7. 将\(\rm{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rm{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rm{(}\)  \(\rm{)}\)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 8.

              Ⅰ\(\rm{.}\)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rm{(1)}\)铜制插头,这是利用金属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用磁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防止家里炒菜铁锅生锈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合理答案即可\(\rm{)}\)。

              \(\rm{(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组合是_____。
              \(\rm{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铜
              \(\rm{②}\)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rm{③}\)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
              \(\rm{④}\)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硝酸锌

              A.\(\rm{①②‚}\)            \(\rm{B.②③‚ƒ}\)         \(\rm{C.③④}\)          \(\rm{D.①④}\)

              Ⅱ\(\rm{.}\)如图所示\(\rm{A}\)、\(\rm{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rm{①50℃}\)时\(\rm{A}\)、\(\rm{B}\)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rm{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50℃}\)时,\(\rm{50g}\)水中加入\(\rm{32.5g A}\)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
              \(\rm{③40℃}\)时,如果\(\rm{A}\)、\(\rm{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质量分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rm{(}\)选填下列编号\(\rm{)}\)。         
              A.\(\rm{ \dfrac{40}{40} }\)        \(\rm{B}\).\(\rm{ \dfrac{40}{100} }\)       \(\rm{C}\).\(\rm{ \dfrac{40}{140} }\)        \(\rm{D}\).\(\rm{ \dfrac{30}{140} }\)

              \(\rm{④}\)要将\(\rm{A}\)物质从其溶液中分离析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向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金属镁和铝
            • 10. 某温度下,在\(\rm{100g}\)质量分数为\(\rm{20\%}\)的\(\rm{KNO}\)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rm{10gKNO_{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m{(}\)  \(\rm{)}\)
              A.该温度下,\(\rm{KNO_{3}}\)的溶解度为\(\rm{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rm{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