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  \(\rm{)}\)
              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将\(\rm{6g}\)碳放在盛有\(\rm{12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者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物质是混合物
              C.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含钙\(\rm{50\%}\),取此混合物\(\rm{80g}\),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可得氯化钙的质量为\(\rm{111g}\)
              D.恰好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掉\(\rm{100g}\)质量分数为\(\rm{5\%}\)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改用\(\rm{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rm{5\%}\)的氢氧化钾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rm{pH > 7}\)
            • 2.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rm{(}\)  \(\rm{)}\)
              A.甲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乙表示向稀硫酸中加水
              C.丙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D.丁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 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向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金属镁和铝
            • 4. 如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滴到含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最终烧杯内溶液呈现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酚酞溶液的滴入量一般为1-2mL
              B.溶液中所有物质以分子、离子的形式存在
              C.烧杯内溶液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H+
              D.烧杯内溶液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
            • 5.
              如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滴到含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最终烧杯内溶液呈现无色\(\r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酚酞溶液的滴入量一般为\(\rm{1-2mL}\)
              B.溶液中所有物质以分子、离子的形式存在
              C.烧杯内溶液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rm{H^{+}}\)
              D.烧杯内溶液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