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中,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rm{.}\)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什么?\(\rm{(}\)写出一组即可\(\rm{)}\)
            • 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废液缸中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根据推测,废液中可能含 有盐酸、氢氧化钾、氯化钡和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rm{(}\)碳酸钾 溶液显碱性\(\rm{)}\)。
              \(\rm{(1)}\)测定废液的\(\rm{pH}\)为\(\rm{10}\),向废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则废液中一定含有什么物质?一定不含什么物质?
              \(\rm{(2)}\)请设计实验验证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要求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以及结论。
            • 3.
              氧化铜能与多种物质反应,能否与氨气\(\rm{(NH_{3})}\)反应呢?在老师的指导下,某同学进行了探究\(\rm{.(}\)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rm{)}\)     
              【实验设计】按如图设计组装好仪爷,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进行实验】\(\rm{(1)A}\)中氧化铜全部转化成光亮的红色固体;
              \(\rm{(2)B}\)中\(\rm{U}\)形管内物质变蓝;
              \(\rm{(3)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该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
              ______ ;
              \(\rm{(4)}\)从\(\rm{C}\)中水槽里取适量液体于试管,向试管里滴人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______ 色,原因是 ______ ;
              【实验结论】氧化铜能和氨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继续探究】\(\rm{(1)}\)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质量 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粉末\(\rm{+}\)玻璃管 \(\rm{65.6g}\) \(\rm{59.2g}\)
              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 ______  \(\rm{g}\);
                \(\rm{(2)A}\)中玻璃管内的反应证明,氨气的化学性质与 ______ 有相似之处\(\rm{(}\)填物质化学式\(\rm{)}\).
            • 4.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能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水的硬度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rm{Ca^{2+}}\)、\(\rm{Mg^{2+}}\)质量折算成\(\rm{CaO}\)的质量。通常把\(\rm{1L}\)水中含有\(\rm{10mgCaO}\)称为\(\rm{1}\)度,\(\rm{1L}\)水中含有\(\rm{20mg}\) \(\rm{CaO}\)即为\(\rm{2}\)度,以此类推。\(\rm{8}\)度以上为硬水,\(\rm{8}\)度以下为软水。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rm{25}\)度。
              \(\rm{(1)}\)日常生活中,可用 ______ 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rm{(2)Ca(HCO_{3})_{2}}\)加热时会分解产生一种白色沉淀\(\rm{(}\)水垢的主要成分\(\rm{)}\)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河水、井水中溶有一定量的\(\rm{Ca(HCO_{3})_{2}}\),饮用前可采取 ______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rm{(3)}\)家用热水瓶一旦产生水垢,其保温性能会降低。用 ______ 可除去上述水垢。
              \(\rm{(4)}\)小阳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其\(\rm{pH}\)如表所示:
              物质 肥皂水 雨水 糖水 柠檬汁 洗涤剂
              \(\rm{pH}\) \(\rm{10.2}\) \(\rm{5.9}\) \(\rm{7.0}\) \(\rm{2.5}\) \(\rm{12.2}\)
              由此判断:
              \(\rm{①}\)这些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______ ;
              \(\rm{②}\)这些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______ \(\rm{(}\)填一种物质即可\(\rm{)}\)。
              \(\rm{③}\)表中的雨水是酸雨吗? ______ 。
            • 5. 小明同学在“金属拓展阅读”活动中了解到:金属钠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能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教师结合小明已有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小资料】金属钠一般存放在煤油中或用石蜡封存,煤油的密度为0.8g/mL.
              (1)问题:采取上述保存金属钠的方法中,煤油或石蜡的作用是 ______
              (2)实验过程
              操作 现象及解释
              打开止水夹a及分液漏斗活塞,待液体充满大试管后,关闭止水夹a及分液漏斗活塞. 液体分层,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在液体分层的界面上方跳动,产生大量气泡,下层溶液变成红色,并逐渐被压入B中.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写出一点即可) ______
              打开止水夹b,待B中部分溶液进入C中,迅速关闭止水夹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打开止水夹c. ______ 溶液红色消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导管尖嘴处,打开止水夹a;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生成,A中气体为氢气.
              (3)反思分析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反应结束,C中溶液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写出所有可能) ______
            • 6.

              \(\rm{(1)}\)氢氟酸\(\rm{(HF)}\)可用来在玻璃\(\rm{(}\)主要成分:\(\rm{SiO_{2})}\)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rm{4HF+SiO_{2}=R↑+2H_{2}O}\),则\(\rm{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rm{(2)}\)分析下列图象,按要求回答问题:



              \(\rm{(a)}\)图Ⅰ中\(\rm{M}\)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

              \(\rm{(b)}\)图Ⅱ是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rm{pH}\)值变化的图象,其中能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是\(\rm{(}\)填“\(\rm{A}\)”或“\(\rm{B}\)”\(\rm{)}\)______,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加酚酞试液,则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     

              \(\rm{(3)}\)某实验小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在做盐酸除铁锈的实验时发现:

              \(\rm{(a)}\)将带锈铁钉放入试管后加入稀盐酸,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待铁锈消失后又看到大量气泡产生;

              \(\rm{(b)}\)课后清洗仪器时,一同学发现试管中的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表明此时的溶液已变为________溶液,这是由于过量的铁继续与黄色溶液的主要成分反应造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2013•绵阳校级模拟)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1)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    .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    
              (2)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乙可能是    ,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    
            • 8. 在元旦联欢晚会上,被誉为化学魔术师的某同学为同学们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个盛有无色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用酒瓶装的一种液体,同学们看到下列奇特现象:A杯中变成了“红葡萄酒”(变为红色);B杯变成了“汽水”(产生大量的气泡);C杯中变成了“牛奶”(有白色沉淀).请你来揭开魔术秘密:
              (1)酒瓶中的液体可能是    
              (2)A杯中原有的物质是    
            • 9. 某中学学生到野外春游,请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填空.
              (1)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厨房用品来大展厨艺,有食盐、小苏打、蔗糖、食醋等,在这些物质中,可用来除铁锈的是    
              (2)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可在伤处涂抹    (填碱性或酸性)的物质,以减轻疼痛的.为了测定食醋、食盐水、小苏打溶液的酸碱性,同学们决定自制指示剂.查得如下信息: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性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不可作为酸碱指示剂的花是    ;某同学取玫瑰的花瓣放在研钵中研磨后,加入酒精浸泡,得到花汁.将花汁滴入小苏打溶液中显绿色,则该小苏打溶液的PH    7(填大于、等于、小于).
              (3)旅游途中,同学们把用过的塑料袋和塑料瓶放到路边标有“可回收”字样的垃圾桶中,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有    .(任答一条)
            •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盐酸、10%的盐酸三种溶液.
              (1)配制10%的盐酸的步骤为:①稀释②计算③装瓶并贴标签④量取浓盐酸和水.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2)若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则下列可能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配制所用烧杯未干燥;④称量时指针偏左;⑤倒入固体时有固体洒落在烧杯外
              (3)他们忘记了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想对未贴标签的三瓶溶液进行鉴别.老师只给他们提供了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和胶头滴管,要求用简便的方法鉴别出三种溶液:
              A、用三支小试管取三种试液少许,各加入1-2d酚酞试液,    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B、再取两支试管取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各加入1-2d酚酞试液,将另外两种溶液分别加入,    的是5%的盐酸.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