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活中常常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 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超市购买一袋食盐,欲检测其是否为加碘食盐(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他们査阅资料得知,加碘食盐中的KIO3在酸性条件下能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碘(I2),淀粉遇I2变蓝色.
              现提供下列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①KI溶液②纯碱③米汤④白糖⑤白酒⑥白醋,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必须选用的试剂和物质是    
              A.①③④B.①③⑥C.②④⑥D.①④⑤
              该小组经过实验确定这袋食盐是加碘食盐,同学们探究的兴趣高涨,他们仔细阅读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说明后,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讨论,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问题一:食盐是比较稳定的,而说明中强调“防热”,是否因为受热会造成碘的损失?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老师指导他们将一定浓度的碘酸钾溶液分成5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十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碘酸钾溶液的浓度,计算碘损失率并记录如表:
              温度30℃水浴50℃水浴80℃水浴100℃水浴煮沸
              碘损失率(%)00.30.6715.56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问题二:炒菜时加醋对碘的损失率是否也有影响?
              【实验二】探究酸碱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1)此组对照实验,要控制在碘酸钾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加热的    均相同,溶液的酸碱度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2)实验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不能选用的是    (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纯碱粉末 C.食盐晶体 D.食醋.
            • 3. 为了降低城乡居民因食物和饮用水中含碘量不足而导致碘缺乏症的发病率,我国已执行食盐加碘的法规,制定了“碘盐”的国家标准.市售二级碘盐的商品包装上标明“主要配料:食盐、碘酸钾;氯化钠含量:94%;含碘量:25.4mg/kg”.
              (1)市售的每千克二级碘盐中,含碘酸钾(KIO3    mg;(相对原子质量I 127;O 16;K 39)
              (2)制造碘盐并不直接使用碘(单质)而是使用碘酸钾,主要原因可能有    
              A.碘酸钾的价格较低,有利于减轻居民食用碘盐的经济负担
              B.碘酸钾较易溶解于水,有利于碘盐生产操作和食用吸收
              C.碘酸钾热稳定性优于碘,有利于碘盐生产、贮放、使用过程中减少碘的损失
              (3)为检验某食用盐试样中是否含有碘元素,某同学确定采用以下反应进行实验:KIO3+5KI+3H2SO4(稀)=3I2+3K2SO4+3H2O.这一反应中碘元素化合价最高是    价;要达到实验目的,就需要产生到明显的现象,所以除了KI、稀硫酸外,他还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