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rm{.}\)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rm{(NO).}\)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rm{.}\)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rm{.}\)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rm{(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rm{.}\)二氧化氮\(\rm{(NO_{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rm{(HNO_{3})}\)和亚硝酸\(\rm{(HNO_{2}).}\)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rm{.}\)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rm{(1)NO}\)的物理性质 ______ .
              \(\rm{(2)NO}\)和\(\rm{NO_{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______ .
              \(\rm{(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rm{NO}\)的过程 ______ .
              \(\rm{(4)NO_{2}}\)和\(\rm{H_{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rm{(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 ______ \(\rm{.(}\)写一条即可\(\rm{)}\)
            • 2.
              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rm{40℃}\)。
              内容
              步骤
              【实验\(\rm{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rm{2}\)】研究氧气性质

              烧杯中盛有\(\rm{80℃}\)的热水,
              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rm{NaOH}\)溶液,
              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推入适量\(\rm{H_{2}O_{2}}\)溶液 推入适量\(\rm{H_{2}O_{2}}\)溶液
              \(\rm{(1)H_{2}O_{2}}\)稀溶液与\(\rm{MnO_{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2)}\)实验\(\rm{1}\)中,推入\(\rm{H_{2}O_{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 ______ ; 推入\(\rm{H_{2}O_{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______ 。
              \(\rm{(3)}\)实验\(\rm{2}\)中,推入\(\rm{H_{2}O_{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 ______ ;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______ 。
            • 3.
              人教版新化学教材关于“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rm{.}\)分别量取\(\rm{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rm{A}\)、\(\rm{B}\)两支试管中,向\(\rm{A}\)试管中加入\(\rm{ag}\)氧化铁\(\rm{(}\) \(\rm{Fe_{2}O_{3})}\)粉末,并分别在\(\rm{A}\)、\(\rm{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rm{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rm{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rm{.}\)待\(\rm{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rm{.}\)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虑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rm{ag}\).
              Ⅳ\(\rm{.}\)分别量取\(\rm{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rm{C}\)、\(\rm{D}\)两支试管中,向\(\rm{C}\)试管中加入\(\rm{ag}\)氧化铁粉末\(\rm{.}\)向\(\rm{D}\)试管中加入\(\rm{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rm{(1)A}\)中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 .
              \(\rm{(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rm{(Fe_{2}O_{3)}}\)的 ______ 和 ______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rm{(3)}\)写出氧化铁\(\rm{(Fe_{2}O_{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______ .
              【实验评价】
              \(\rm{(1)}\)设计实验Ⅳ的目的是 ______ .
              \(\rm{(2)}\)若实验Ⅳ观察到\(\rm{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rm{CuO}\)、\(\rm{CuSO_{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rm{.}\)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
              A.\(\rm{MnO_{2}}\)只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它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 4. 中考化学实验考查是由学生抽签确定一个实验进行考查,考查的实验有:\(\rm{①}\)氧气的制取和性质;\(\rm{②}\)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rm{③}\)配制\(\rm{50g15\%}\)的\(\rm{NaCl}\)溶液\(\rm{…}\)等八个基础实验.
              \(\rm{(1)}\)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出本组实验桌上的主要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rm{①}\)甲同学抽到的实验应该是 ______ \(\rm{(}\)填字母代号\(\rm{)}\).
              A.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rm{B.}\)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rm{②}\)该实验不必用到的仪器是 ______ \(\rm{(}\)写仪器名称\(\rm{).}\)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③}\)甲同学取用固体药品放入反应容器中的操作是 ______ .
              \(\rm{④}\)利用上述气体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 ______ 气体,用 ______ \(\rm{(}\)选填“向上”或“向下”\(\rm{)}\)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
              \(\rm{(2)}\)乙同学抽到“配制\(\rm{50g15\%}\)的\(\rm{NaCl}\)溶液”的实验\(\rm{.}\)通过计算,他需要称量\(\rm{NaCl}\) ______ \(\rm{g}\),量取水 ______ \(\rm{mL.}\)量取水时,当加入量筒的水接近所需的体积时,应进行下一步操作是 ______ .
            • 5.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rm{.}\)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生锈的铁钉中,哪种物质能做\(\rm{H_{2}O_{2}}\)分解的催化剂?与二氧化锰相比哪种物质更适合\(\rm{H_{2}O_{2}}\)做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猜想】猜想一:林菲同学:铁钉表面的\(\rm{Fe_{2}O_{3}}\)是\(\rm{H_{2}0_{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猜想二:小华同学:铁钉中的铁是\(\rm{H_{2}0_{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编号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rm{1}\)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rm{10mL}\) \(\rm{5\%}\)的\(\rm{H_{2}O_{2}}\)溶液的试管内,观察现象  木条不复燃
              实验\(\rm{2}\)  在盛有\(\rm{1}\)克\(\rm{Fe_{2}O_{3}}\)固体的试管中加入\(\rm{10mL5\%}\)的\(\rm{H_{2}O_{2}}\)溶液,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rm{3}\) 在盛有\(\rm{1}\)克 ______ 的试管中加入\(\rm{10mL}\) \(\rm{5\%}\)的\(\rm{H_{2}O_{2}}\)溶液,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现象.  木条不复燃
              【分析与结论】
              \(\rm{(1)}\)设计“实验\(\rm{1}\)”的目的是 ______ .
              \(\rm{(2)}\)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 ______ 错误\(\rm{.}\)实验\(\rm{(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林菲同学的“实验\(\rm{2}\)”还不能够确切的证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
              气的催化剂,理由是: ______ .
              \(\rm{(4)}\)小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实验\(\rm{3}\)”中一直没有变化的试管,过了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也出现了气体,小华觉得很奇怪,你能猜想其中的原因吗? ______
              \(\rm{(5)}\)请设计实验探究\(\rm{Fe_{2}O_{3}}\)和\(\rm{MnO_{2}}\),哪种物质更适合做\(\rm{H_{2}O_{2}}\)分解的催化剂? ______ .
            • 6.

              某中学化学小组用\(\rm{50g}\)氯酸钾、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冷却,称得试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为\(\rm{30.8g.}\)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rm{50g}\)混合物中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

            • 7.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rm{(1)}\)检查\(\rm{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

              \(\rm{(2)}\)若装置\(\rm{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_______端\(\rm{(}\)选填“\(\rm{a}\)”或“\(\rm{b}\)”\(\rm{)}\)

              \(\rm{(3)}\)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rm{(4)}\)对比装置\(\rm{C}\)和\(\rm{D}\),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rm{(5)}\)某同学连接\(\rm{A}\)、\(\rm{E}\)、\(\rm{F}\)进行实验,\(\rm{A}\)中所加药品不同,\(\rm{F}\)中所加药品相同。

              \(\rm{①}\)若实验时\(\rm{E}\)中蜡烛熄灭,\(\rm{F}\)中溶液变浑浊,则\(\rm{E}\)中现象说明\(\rm{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rm{②}\)若实验时\(\rm{E}\)中蜡烛燃烧更旺,\(\rm{F}\)中溶液变浑浊,则\(\rm{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rm{(6)}\)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rm{(}\)其他成分不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rm{)}\)。为了测定鸡蛋壳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