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秋•成都期末)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Ⅰ.【实验回顾】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是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Ⅱ.【实验改进】
              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80.054.5126.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
                  ;(写一条)
              III.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
              【查阅资料】①Na2S4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
              ②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NaOH溶液不反应.
              ③NaOH溶液可吸收硫化氢和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
              ①取0.5g碳酸钠、0.2g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入(如图①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反应为:4Na2CO3+12S+X
                △  
              .
               
              2Na2S4+2Na2S2O3+4CO2,X的化学式为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②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③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    ,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h2,记录数据h2.理论上h2:h1=    
              ④【反思与评价】实验过程①中要塞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的原因是    ;若实验过程②中,冷却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理由是:    
            • 2. (2015秋•青原区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点只有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连好仪器,夹紧弹簧夹.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称得质量为ag,然后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实验现象    ,若将装置中的白磷换成红磷做该实验能否看到相同的现象?    (填“能”或“不能”).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拓展】将反应后的装置放到天平上称量,称得的质量    g.(填“=a”“>a”“<a”)
            • 3. (2015秋•睢宁县期末)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探究.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
              (1)红磷燃烧冒出浓厚的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    减小,于是烧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气瓶里,以弥补    的体积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    时才能松开止水夹读数.                        
              【问题提出】磷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5.9% 时燃烧就无法继续进行,因此通过图1装置测得的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大.
              【实验改进】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同学们设计出如图2所示的装置. 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主要的实验步骤与过程如下:
              (1)用水量法测出集气瓶的容积约是320mL,然后在量筒里装入100mL水.
              (2)将4g铁粉、5g碳粉混合均匀,再滴入适量的食盐溶液,制成耗氧物,装入布袋.
              (3)按图2连好装置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    ;最终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是39mL,从而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师生交流】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交流探讨了如下问题:
              (1)在耗氧过程中,食盐的作用是    
              (2)铁在空气中生锈的过程比较复杂,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Fe(OH)2(此生成物的名称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列是同学们对于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发表的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若考虑集气瓶里耗氧物等的体积,导管里空气的体积,实验结果会更准确
              B、若将耗氧物均匀散布在集气瓶内壁上,可以加快实验进程
              C、若证明实验后的耗氧物中还有铁,只能用磁铁吸引
              D、在实验过程中,耗氧物会缓慢放出热量.
            • 4.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①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    的化学性质;
              ②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
              1
              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
              ③上述实验中红磷不能用木炭代替,原因是    
              【问题提出】
              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80.054.5126.0
              【表达交流】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写出其中一个原因)
                  
                  
            • 5.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如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人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80.054.5126.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如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
                  
                  
            • 6. 学校实验室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1)写出方案一中一种仪器的名称    
              (2)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3)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 7. 根据初中化学知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小明根据所学内容,红磷、白磷、木炭、镁条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哪种物质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小明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问题】红磷、白磷、木炭、镁条几种物质,哪种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
              ①红磷、白磷对比情况
              红磷白磷
              状态暗红色固体蜡状固体 有毒
              燃烧温度240℃40℃
              ②镁条可以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反应,如N2、CO2
              【探究过程】如图所示,按照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几种物质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可行性.
              (1)红磷、白磷探究实验
              小明认为选用红磷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如图所示,将足量红磷放到燃烧匙中,点燃红磷,进行实验





                  

              空气中氧气约占    

              化学方程式    
              (2)若将实验药品改为木炭,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不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3)若将实验药品改为镁条,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观察到水倒吸入集气瓶大于
              1
              5
              .根据资料信息,小明知道镁条可以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进而影响反应结果.镁条与氮气反应可以生成氮化镁(Mg3N2)和碳,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结论】几种物质中,红磷是最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8.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基本类型为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
              1
              5
              .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图2的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4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
              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 9. (2013秋•武侯区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5
            • 10. (2011秋•鞍山期末)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先将镁条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