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实验室里配制\(\rm{50g1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配制该溶液需要的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rm{g}\);

              \(\rm{(2)}\)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

              \(\rm{(3)}\)认真观察,图中有一处错误操作,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r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m{)15\%;}\)

              \(\rm{(4)}\)取上述溶液\(\rm{10g}\),加____\(\rm{g}\)水稀释,可得到\(\rm{5\%}\)的氯化钠溶液。

            • 2.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rm{1}\)                              实验\(\rm{2}\)                           实验\(\rm{3}\)                         实验\(\rm{4}\)

              \(\rm{(1)}\)实验\(\rm{1}\)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实验\(\rm{2}\)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操作步骤是向两瓶中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实验\(\rm{3}\)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_______的质量。

              \(\rm{(4)}\)实验\(\rm{4}\)中的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常见的气体。

              \(\rm{①}\) 仪器\(\rm{A}\)的名称是__________;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 若用该装置制取\(\rm{O_{2}}\)。实验时,气球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大的原因有:\(\rm{a.}\) 反应生成了气体,气体进入气球;\(\rm{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 若制取\(\rm{H_{2}.}\)现取足量的粗锌加入到\(\rm{25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rm{0.1g}\)氢气,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 3.

              下表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rm{/℃}\)

              \(\rm{0}\)

              \(\rm{20}\)

              \(\rm{40}\)

              \(\rm{60}\)

              \(\rm{80}\)

              \(\rm{100}\)

              溶解度

              \(\rm{(g/100gH_{2}O)}\)

              氢氧化钙

              \(\rm{0.19}\)

              \(\rm{0.17}\)

              \(\rm{0.14}\)

              \(\rm{0.12}\)

              \(\rm{0.09}\)

              \(\rm{0.08}\)

              氢氧化钠

              \(\rm{31}\)

              \(\rm{90}\)

              \(\rm{1}\)

              \(\rm{129}\)

              \(\rm{313}\)

              \(\rm{336}\)




              \(\rm{(1)}\) 氢氧化钠溶解度曲线是____\(\rm{(}\)选填“甲”或“乙”\(\rm{)}\)




              \(\rm{(2)}\) 写出两种把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 20 ℃}\)时,\(\rm{95g}\)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rm{g}\)。


              \(\rm{(4)40 ℃}\)时,分别在\(\rm{100g}\)水中加入\(\rm{m g}\)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固体,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种溶液,则\(\rm{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rm{(5) 60 ℃}\)时,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氢氧化钙,把其降温,结晶后过滤,对滤渣、滤液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滤渣中只有氢氧化钠

              B.滤渣中一定有氢氧化钙,可能有氢氧化钠

              C.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钙,可能有氢氧化钠

              D.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rm{(6)}\)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无色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rm{2NaOH + CO_{2}= Na_{2}CO_{3}+H_{2}O}\)。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____\(\rm{(}\)选填“能”或“不能”\(\rm{)}\)用二氧化碳来鉴别这两种溶液。

              \(\rm{(7)20℃}\)时,欲测定\(\rm{NaOH}\)溶液的\(\rm{pH}\),若先将\(\rm{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rm{pH}\)___________\(\rm{(}\)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rm{)}\).

            • 4.

              赵亮同学在实验室取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rm{(}\)一种易潮解且强腐蚀性的药品\(\rm{)}\),下面是他的称量过程。

                  \(\rm{(1)}\)调节天平平衡,静止时指针偏右,这时他应该怎么调整平衡螺母?________

                  \(\rm{(2)}\)用托盘天平称量一未知质量的烧杯。用“\(\rm{↓}\)”表示从托盘上减去砝码,用“\(\rm{↑}\)”表示向托盘上增加砝码。请用“\(\rm{↓}\)”和“\(\rm{↑}\)”在下表中表示他的称量过程,并用“\(\rm{|}\)”表示游码在图中标尺上的位置\(\rm{(}\)最终称得烧杯的实际质量为\(\rm{36.8 g)}\)。


              砝码质量\(\rm{/g}\)

              \(\rm{50}\)

              \(\rm{20}\)

              \(\rm{20}\)

              \(\rm{10}\)

              \(\rm{5}\)

              \(\rm{↓↑}\)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rm{(3)}\)该同学要称取\(\rm{8.5 g}\)氢氧化钠固体,他往左盘放入\(\rm{45 g}\)砝码,并将游码移至\(\rm{0.3 g}\)处,然后把烧杯放在右盘,向烧杯中加入药品至天平平衡为止,该同学认为他所称量的药品质量为\(\rm{45 g+0.3 g-36.8 g=8.5 g}\),你认为他的称量过程是否正确?\(\rm{\_}\)_______。如果称量过程有错,那他所称量的药品实际质量是________克。

            • 5.

              下图是小明配制\(\rm{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rm{12\%}\)的\(\rm{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rm{(1)}\)上图______中有错误操作\(\rm{(}\)填写序号\(\rm{)}\)。 

              \(\rm{(2)}\)请将上图序号按配制\(\rm{NaCl}\)溶液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序是:__________

              \(\rm{(3)}\)配需称量氯化钠____________\(\rm{g}\),如果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__\(\rm{(}\)填“偏大”或“偏小”\(\rm{)}\)。

              \(\rm{(4)}\)取上述溶液\(\rm{50}\)克,若将溶质质量分数变为\(\rm{24\%}\)需恒温蒸发掉_______克水。

            • 6.

              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

              \(\rm{(1)}\)配制一瓶右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___________\(\rm{g}\)。

              \(\rm{(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请说明偏小的原因。

              \(\rm{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rm{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rm{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rm{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 7.

              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构成其主要成分的粒子是________\(\rm{(}\)填化学符号\(\rm{)}\);某同学在配制\(\rm{5%}\)的氯化钠溶液时,若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rm{(}\)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m{)}\)。

            • 8. 小明上网阅读时得知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小明很感兴趣,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制取氨气.小明将A与E连接,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气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刚将纯净干燥的氨气通入B中,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管口有液滴,同时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组同学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设想是:先称量反应物CuO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O),由此计算出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小组每位同学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并组装了一套用于本实验的装置,其中简单、合理的是(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A.acdbbeecd       B.aeebbcdee        C.aeebbeecd             D.abbeecd
              ②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r(Cu)偏大的是     (填序号);
              A.CuO未完全起反应               B.CuO不干燥       C.氢氧化钠固体不干燥
              D.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E.NH4Cl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③在本实验中,还通过测定        的质量达到目的.
            • 9. 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氮化铝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现用图Ⅰ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检验,使氮化铝样品和NaOH溶液反应AlN+NaOH+H2O=NaAlO2+NH3↑,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1)实验有关操作为:a、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b、从分液漏斗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本试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广口瓶中的试剂X可选用    (填选项的标号).A  汽油    B  酒精    C  植物油    D  CCl4
              (4)广口瓶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实验测得NH3的体积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若观察到锥形瓶中还有固体,则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6)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g,氨气的体积为aL(标况下),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    (Al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每22.4L氨气质量为17g).
              (7)有人改用图Ⅱ装置进行同样实验,通过测定烧杯中硫酸的增重来确定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入“可行”、“不可行”).原因是    ,改进的方法为    
              (8)在m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然后边搅拌边逐滴向其中加入硫酸镁溶液,至溶液的红色完全褪去时,滤去沉淀,称得剩余溶液总质量为3mg.
              ①计算所加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分数;
              ②用N表示溶液中离子的数目,不同种离子用离子符号注明[如N (Na')表示钠离子的数目],请建立坐标系,绘制上述滴加过程中各种离子的数目随溶液的不断加入而变化的关系图.
            • 10. 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他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精中至少含有    种元素(填数字).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    .(填字母)
              A.10mL    B.50mL    C.100mL
              (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填序号)

              (4)为测定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NaCl+AgNO3═AgCl↓+NaNO3),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填化学式),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过滤后,洗涤、干燥、称量AgCl固体.洗涤的目的是洗去AgCl固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中一定有    
              ③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的谷氨酸钠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    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④经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  58.5,AgCl  143.5)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