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雷利是英国物理学家,他曾用下列两种方法测定氮气的密度.
              方法一:将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烧红的装有铜屑的玻璃管,使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72g/L.
              方法二:将氨气(NH3)通过赤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氮气和水蒸气,除去水蒸气后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08g/L.若两次测定时的状况相同,请问:
              (1)方法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欲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可供选择的装置如图所示(不可重复使用),在你选择的装置中,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导管口的连接顺序    
            • 2. 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上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    ;所缺药品是    
              (2)写出制取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图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    ,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e.清洗仪器.
            • 3. 现有粗铜粉末,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锌和金.某活动小组想要测定其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的粗铜样品,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
              步骤Ⅱ:取“步骤Ⅰ”中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到室温后称量;
              步骤Ⅲ:根据测得数据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1)步骤Ⅰ:验证稀盐酸过量的方法是    ;如果不对滤渣进行洗涤而直接干燥,称量结果将会(填“偏高”或“偏低”).
              (2)“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同学认为,按以上方案完成“步骤Ⅰ”,在进行“步骤Ⅱ”时,将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再补充适当操作,也可以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补充的操作.
            • 4.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2)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    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填一种合理组合).
              (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4)海水“制碱”.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步骤Ⅲ、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    
            • 5.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1: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请你对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进行分析    
              实验2:向盛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试管中加入水,充分反应后,取试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小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
              [提出问题]溶液为什么先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呢?
              [猜想]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查阅资料]①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H2O2时,H2O2可以破坏酚酞的结构,使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再显红色;②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
              [猜想]通过查阅资料后,该兴趣小组对溶液的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猜想.
              猜想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H2O2;猜想B: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太浓.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猜想A
              正确
              B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猜想B
              错误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外,还存在另一反应,则另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 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不断研制出各种不同的用具,制造用具的材料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金属制品因其美观、耐用、轻便易成型而被人们广泛利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及生活知识参与有关金属制品探究.
              (1)以下工具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原始人制作石刀;B.冶炼青铜;C.炼铁
              (2)请将以下金属材料的冶炼按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序    (填序号).
              A.铁;B.青铜;C.铝
              从以上顺序可以看出,金属制品的出现顺序与    有关,那么金属钾的制得应排在
                  之后.
              (3)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是,金属具有    ,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主要化学特征是在化学变化中金属原子通常表现为    
              (4)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经加热会发生反应:Cu2(OH)2CO3
                △  
              .
               
              2CuO+H2O+CO2↑,古代人们发现翠绿的孔雀石在森林大火中会变成红色的铜,请写出转化为铜的另一个反应方程式:    
              (5)古代术士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与赤铜矿(Cu2O)、木炭放在炼炉中高温灼烧,炼出金光灿灿的“黄金”,被称为“炼石成金”.
              ①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真的可以“炼石成金”吗?
                  

              ②那么你认为这金光灿灿的金属是什么?它是怎么炼出来的?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该金属可能是    ,炼出它的化学方程式为            
              (6)到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又发明了“湿法炼铜”,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是指铜的化合物),请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冶炼原理:    
              (7)磁悬浮的核心技术得制备超导材料.有一种超导材料的化学式为Y2BaCu6O10,它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假设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试填写以下空白:
              a.超导材料Y2BaCu6O10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YmOn的化学式是:    
              b.在合成该超导材料的同时还生成-种产物,该物质是    (写化学式).
              金属的使用及冶炼历史也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初三同学组织化学兴趣小组继续进行(8)(9)探究:
              (8)首先他们收集大量有关钢铁的成语与民间谚语.其中有说明钢的性能比铁好的有    ,知道“百炼成钢”是指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复敲打发生的反应是:    ,从而了解钢与铁的机械性能不同是因为两者    
              (9)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化学兴趣小组对Mg、Ti、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a. Ti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
              b.T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Mg和Ag之间.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请回答: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实验现象]
              金属TiMgAg
              反应现象反应缓慢反应强烈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原假设中    不正确,理由是    
              [结论]用不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是否也能得出同样结论?    ,请说明理由    
              (10)小刚与小红分别做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与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H2SO4反应的实验,实验
              结束后,分别交上的实验报告,并绘制出金属Zn、Fe分别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两个图象中存在有错误的是    的图象,判断错误的理由是    
              图象不同的原因是    
              由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
              ①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    有关.
              ②金属与酸反应中若生成盐中金属价态相同,则生成的氢气量与    有关.
              (11)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    ,肯定滤液中有    
              (12)现一块铜合金,可能是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白铜[铜、镍(Ni)合金]中的一
              种,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Ⅰ.锌、锡、镍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价的金属离子;
              Ⅱ.相对原子质量Zn-65,Sn一119,Ni一59.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5g合金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将20g15%稀H2SO4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1234
              加入酸质量/g5.05.05.05.0
              剩余固态质量/g4.543.53.2
              试求:①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合金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    
            • 7. 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    ,海水经    结晶可获得粗盐.
              (2)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氯化钙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再进行如下操作即可得到较纯的氯化钠: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从晒盐后的卤水中提取重要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下:

              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    (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试剂B选用    .电解无水MgCl2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4)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依次通人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2)从海水中提取溴.从海水中提取的溴约占世界溴产量的
              1
              3
              ,工业上常用“吹出法”制溴,主要化学原理是2NaBr+Cl2=2NaCl+Br2,其反应类型是    
              (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    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
              的SO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填一种合理组合).
              (5)海水“制碱”.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    .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 实验室用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时,由于盐酸的挥发性,在得到的氢气中常常含有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在实验室可用右图装置除去其中的杂质而得到较纯净的氢气.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制取干燥的氢气时,装置的导管正确顺序是(填字母):A→        .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    
              (3)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选择的方法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