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人设计了在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五个步骤: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有温度计的橡皮塞.
              ②连接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与蒸馏烧瓶相连接,将冷凝管进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在水槽中.
              ③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的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网.
              ④向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烧瓶中加入自来水,塞好带有温度计的橡皮塞,把连接器接在冷凝器的末端,并伸入接收装置(如锥形瓶)中.
              ⑤检查气密性(利用给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3)冷凝管里水流的方向与蒸气的流向     (填“相同”或“相反”).
              (4)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    
              (5)蒸馏烧瓶中放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    
            • 2.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粗盐称量
              B.
                粗盐溶解
              C.
                   浊液过滤
              D.
                 蒸发结晶
            • 3. 如图是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库中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①A池中通过    (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
              ②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lO2的反应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X,X的化学式为    
              ③国家规定的自来水PH范围为6.5-8.5.为了测定家用自来水是否达到这一标准,可用    来进行检测.
              (3)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蒸馏水的实验方法是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    
            • 4. 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
              B.“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C.“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D.“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 5. 小明为妈妈购买一袋白糖,不小心撒地上.小明想到刚学过的化学知识,于是想在化学实验室提纯白糖.请你帮助完成:
              (1)小明用学过的化学方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白糖,提纯白糖的操作步骤是:溶解、      蒸发、回收.
              (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先称取5克混有泥沙的白糖固体放入烧杯中,加10毫升的水溶解,并用    
              (3)蒸发时,用到的仪器有    
              (4)若小明称取提纯后的固体白糖质量是4克,则白糖在整个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纯度)是    
            • 6.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几个常见实验.

              (1)A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反应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三个实验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它在c操作中的作用是    
              (3)某同学用C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结束后要清洗仪器,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准是    .清空删除设置上移下移.
            • 7. 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    ;金属B是    
              (2)操作a的名称是    ;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3)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    ,该反应基本类型是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以选用硫酸铜溶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读取液体的体积
              C.
              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
              D.
              制取蒸馏水
            • 9. 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 10.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样品中含有那些物质?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Na2CO3
              猜想Ⅱ: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则NaOH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阅资料】
              ①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实验探究1】为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    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加入        证明猜想Ⅱ正确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部分变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2】小红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铁架台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中倒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至瓶颈处;
              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2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2)B中集气瓶盛放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    
              (3)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是否有明显影响?    (填“有”或“没有”)
              (4)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在27℃,101kPa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8g/L)(计算结果精确至1%)
              【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小亮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的名称分别为    ,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①中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实验反思】
              (1)通过本题,你学会了定性检验氢氧化钠的变质、定量测定变质样品中某成分的含量,以及除杂提纯物质.为了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探究过程中你需要思考的问题有    (填数字序号);
              ①选择试剂种类;②确定试剂用量;③试剂产地;④实验装置与步骤的设计;⑤实验安全环保;⑥测量中减少误差
              (2)实验探究Ⅰ中的检验和实验探究3中的除杂都将碳酸钠进行了转化,但二者目的不同,分别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