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rm{(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rm{1 s}\) 后取出,现象如图中甲所示,这证明焰心_________________。

              \(\rm{(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rm{(}\)如图乙\(\rm{)}\),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猜想和验证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rm{①}\):

              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

                                      

                                      

                                   

                               

              假设\(\rm{①}\)不成立

              假设\(\rm{②}\):

              焰心气体含有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假设\(\rm{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rm{(4)}\)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则其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rm{IA}\)

               

              \(\rm{O}\)

              \(\rm{1}\)

              \(\rm{1 H}\)

              \(\rm{1.008}\)

              Ⅱ\(\rm{A}\)

              Ⅲ\(\rm{A}\)

              Ⅳ\(\rm{A}\)

              \(\rm{V A}\)

              Ⅵ\(\rm{A}\)

              Ⅶ\(\rm{A}\)

              \(\rm{2 He}\)

              \(\rm{4.003}\)

              \(\rm{2}\)

              \(\rm{3 Li}\)

              \(\rm{6.941}\)

              \(\rm{4 Be}\)

              \(\rm{9.012}\)

              \(\rm{①}\)

              \(\rm{6 C}\)

              \(\rm{12.01}\)

              \(\rm{7 N}\)

              \(\rm{14.0l}\)

              \(\rm{8}\) \(\rm{O}\)

              \(\rm{16.00}\)

              \(\rm{9 F}\)

              \(\rm{19.00}\)

              \(\rm{10 Ne}\)

              \(\rm{20.8l}\)

              \(\rm{3}\)

              \(\rm{②}\)

              \(\rm{12 Mg}\)

              \(\rm{24.31}\)

              \(\rm{13 Al}\)

              \(\rm{26.98}\)

              \(\rm{14 Si}\)

              \(\rm{28.09}\)

              \(\rm{15 P}\)

              \(\rm{30.97}\)

              \(\rm{16 S}\)

              \(\rm{32.06}\)

              \(\rm{③}\)

              \(\rm{18 Ar}\)

              \(\rm{39.95}\)

              \(\rm{(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

              \(\rm{(2)}\)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rm{①}\)其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rm{(}\)填序号,下同\(\rm{)}\)。

              \(\rm{②}\)图\(\rm{C}\)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rm{(}\)选填\(\rm{①}\)或\(\rm{②}\)或\(\rm{③)}\)。

              \(\rm{(3)}\)原子序数为\(\rm{12}\)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rm{(}\)填“得”或“失”\(\rm{)}\)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价。该元素和原子序数为\(\rm{17}\)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3.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rm{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rm{B.}\)证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rm{C.}\)电解水

              \(\rm{(1)A}\)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写一点\(\rm{)}\)。

              \(\rm{(2)B}\)实验中,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rm{(3)C}\)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rm{a}\)、\(\rm{b}\)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 4.

              \(\rm{(1)}\)向小烧杯\(\rm{Y}\)中加入一定量的酚酞溶液,并滴加一滴稀\(\rm{NaOH}\)溶液,然后做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

              \(\rm{①}\)该实验现象有什么?

              \(\rm{②}\)从微观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rm{(2).①}\)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不易锈蚀,请你分别说明原因。

              \(\rm{②}\)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rm{(SiO_{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rm{.}\)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m{(3).}\)请结合如图常用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rm{①}\)请写出实验室用\(\rm{BC}\)装置制取某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rm{②}\)实验室若要验证碳有还原性,则可选用上述哪个装置?还需要对装置进行什么改动?

              \(\rm{(4).}\)如图是某同学用蒸馏水、\(\rm{10%}\)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以及软塑料瓶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实验现象是乙瓶变得更瘪。请回答:

              \(\rm{①}\)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为什么?

              \(\rm{②}\)设计实验探究反应后乙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 5.
              绿色化学中原子经济性是指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为\(\rm{100%}\)。\(\rm{CO}\)和\(\rm{H_{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化工原料。以\(\rm{CO}\)和\(\rm{H_{2}}\)合成下列物质中,不符合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甲醇\(\rm{(CH_{3}OH)}\)  
              B.乙醇\(\rm{(C_{2}H_{5}OH)}\)
              C.甲醛\(\rm{(HCHO)}\)     
              D.乙酸\(\rm{(CH_{3}COOH)}\)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