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简单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科技小组设计验证该反应的实验为:取二支试管,分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向其中的一支试管里通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再加热试管,该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另一支没有通二氧化碳的试管,其作用是    
              Ⅱ.转化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与氧气的过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的葡萄糖供植物生长,由此推断绿色植物中肯定有的元素是    
              Ⅲ.转化1与转化2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Ⅵ.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人类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两个思路: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是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乙烯(C2H4),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则该反应中作氧化剂的物质    
            • 2. (2015秋•博白县期末)自然界中无时不在进行若CO2、O2的循环,使地球充满勃勃生机.
              (1)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约    ,绿色植物通过    将CO2转化为O2
              (2)写出一个消耗O2生成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一种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该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    (填化学式,下同),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 (2015秋•垫江县期末)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氧气获得和性质的网络图.
              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电解水是实现转化①的途径之一,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用转化③获得O2时,转化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2和O2相互转化的方法很多.在自然界中,CO2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作用.
              (4)转化⑥是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作食品防腐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氧气可用作燃料
              D.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B.工业上用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了分解反应
              C.实验时制取氧气通常选择某些含氧元素的物质分解
              D.氧气用于炼钢、气焊和气割,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 6. (2015秋•寿光市期中)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也是学习方法的积累过程.
              (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氧气获得和性质的网络图,请根据题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电解水是实现转化①的途径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用③转化获得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二氧化碳和氧气相互转化的方法很多.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作用.
              【4】利用氢气作清洁能源,是转化②的反应之一,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
              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
              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
            • 7.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图1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氧气获得和性质的网络图.请根据题图回答有关问题:
              (1)二氧化碳和氧气相互转化的方法很多.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作用.生成的有机物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化学兴趣小组对葡萄糖进行研究.
              ①葡萄糖中各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C:H:O=    
              ②某同学称取纯净的葡萄糖,在空气中缓慢加热,实验结果如图2.下列是学生们的猜想,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解温度约为300℃,此时分解成C和H2O
              B.葡萄糖受热分解,说明葡萄糖由碳和水组成
              C.在500-600℃时,2.6g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
              D.葡萄糖加热分解生成的气体有CO、CO2、H2O、H2等.
            • 8. 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产生氧气的有    

              (2)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    (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
              (3)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下列哪项含量的    (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可吸入颗粒物
              (4)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空气中PM2.5的是    (填字母).
              a、戴口罩     b、禁止焚烧秸秆     c、植树造林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与氧气(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氨气(NH3)与N2、氢气(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
              物质H2N2O2NH3
              沸点-252℃-195.8℃-183℃-33.35℃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9. 海洋拥有世界物种的90%以上,人们把海洋称作为生命的摇篮.据推测,最初的海洋和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原始的生命应该是厌氧型生物,随着蓝藻等原核生物的出现及藻类植物的大量繁衍,才使海洋和大气中含氧量逐渐增多.海洋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大量能源物质,我国近海潮汐能达1.1亿千瓦时,天然气储量约14万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在海洋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例如我国第一座潮汐电站--温岭江厦潮汐电站,1985年全部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200千瓦.现又进一步探明在我国南海海底1000米至2000米深处,蕴藏着大量以固体冰形式存在的甲烷(CH4),人们称之为“可燃冰”,每立方米“可燃冰”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海水里含有一种叫重水的物质,这是由于组成重水的氢不是一般的普通氢,而是由一个质子、一个中子和一个电子构成的重氢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每立方米重水比普通水重105.6千克,常用于原子反应堆中的减速剂.
              (1)最初大气中的氧气可能来自于    
              (2)每个重水分子由二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则重水中重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深海贮藏“可燃冰”的条件是    (填选项的字母).
              A、高温       B、低温       C、高压       D、低压
              (4)针对目前全球所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以及温室效应加剧的问题,请你就核能、氢能、太阳能、生物能(沼气发酵)四类新型能源选择其一,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并从可行性预测其未来的发展    
            • 10. 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存在的任一个“氧循环”:    
              (2)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3)氟利昂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1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其过程可表示为①C1+O3→ClO+O2;②ClO+O→Cl+O2,则Cl原子在臭氧反复分解的过程中充当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