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若还要收集到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    的物理性质;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②若选用装置B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其中黑色固体物质的作用是    
              (3)①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需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字母).
              ②在制取二氧化碳的整套装置连接中,下列有关仪器连接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将单孔胶塞的约二分之一旋进试管口
              B.乳胶管与玻璃导管连接前用水润湿管口
              C.乳胶管一端塞进玻璃导管内
              D.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
              ③“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最高法庭”.下列有关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方法的叙述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填字母).
              A.因为CO2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CO2
              B.因为CO2溶解性并不强,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又很不稳定,可用排水法收集CO2
              C.通常状况下,CO2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D.排水法收集CO2时,需观察倒置的集气瓶内液面下降和有气泡从瓶口逸出
              E.因为CO2是无色气体,排空气法收集CO2时,需用燃着的木条“验满”
              (4)实验室能否用加热碳酸氢铵的方法来直接制取二氧化碳?    (选填“能”或“否”),原因是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明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应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如图2,小明将收集满氨气的试管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 2.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选项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选择收集气体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    (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4)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若用装置E收集一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    (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
              (5)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填选项字母).若选A装置作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须补充的一种用品是    ,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 3.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思考作答: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为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C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可表示为:    +HCl→CaCl2+    +CO2
              ①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或者将B装置中的仪器b换成    (一种仪器名称)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②若用如图G装置收集CO2,应将B装置的导管与G装置的导管    (选填“c”或“d”)相连接.证明该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③若H装置中盛放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CO2,应将B装置的导管与H装置的导管    (选填“e”或“f”)相连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H装置盛放石蕊试液来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④用G装置收集一瓶CO2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I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4)将A与J组合可测量一定量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产生O2的体积,若J中量筒预先盛满水时为200mL,完全反应后,读数时量筒内液面刻度在120mL,则生成O2体积为    mL.
              (5)某兴趣小组欲探究双氧水的浓度是否影响双氧水的分解速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猜想假设】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小组认为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双氧水的分解速度越快.
              【实验验证】
              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浓度MnO2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
              50.0g1%0.1g9mL
              50.0g2%0.1g16mL
              50.0g4%xg31ml
              【数据分析】为保证探究成功,你认为上表中x的值应为    ,由数据分析可知该小组的猜想是否正确?    (选填“是”或“否”).
              【拓展反思】
              (1)完全反应后,小组同学欲回收固体物质,需要进行    操作,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    、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    ,然后经过干燥即可.
              (2)回收过来的二氧化锰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理由是    
            • 4.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    元素(填名称).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细铁丝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
              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辨证地认识物质
              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但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     产生氧气.
            • 5.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发现,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12345
              硫酸浓度(%)1520253035
              气体体积(mL)3547555142
              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    %.
              【实验二】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ABCDE
              温度(℃)4050607080
              现象和
              比较
              有少量气泡气泡比A号试管多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②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    ℃,在最合适反应温度时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    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④该研究小组为了研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AB
              试管内药品1g块状大理石与5mL 25%稀硫酸1g粉末状大理石与5mL 25%稀硫酸
              现象和比较有少量气泡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根据上述实验研究,在以下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的装置中,最佳选用    (填编号).
            • 6. 实验的操作是化学常用的一种探究方法,为化学增添了无限的乐趣.请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用ABC组合可制备O2,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如果将A换为    
              (填仪器名称)则可以得到平缓的氧气流.为了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b.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c.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d.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3)装置D可以用来制备CO2,选择装置D的优点是    .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欲收集并测量产生的CO2的体积,可选择G装置,另增加    (填仪器名称),实验时先在G内装水,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CO2应从    (填“a”或“b”)进入G中.
            • 7. 2015年12月将在巴黎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届缔约国会议.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利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图1所示,这种碳膜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4)小刚同学对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建构了如图2所示的转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括号内一种含有碳元素物质的化学式    
              ②转化关系图中由H2CO3→CO2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③CO2常用于灭火,但镁着火不能用 CO2灭火,原因是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和炭黑,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发生装置A的优点是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    ;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6)某同学欲测定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粉末与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    ,其设计如图4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    
              ②将实验所用药品装入各仪器中,记录量气管初始刻度;
              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冒出.
              在实验过程中,若烧瓶和量气管内气体压强过大,可将水准管    (填“上提”或“下移”).
              ④等恢复至室温,并    后,再次记录量气管刻度;
              【交流讨论】利用甲装置,即使操作无失误,由于加入的酸要占一定体积,也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某同学重新设计了一个如图4乙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实验时,在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如果往锥形瓶中注入的稀盐酸体积为V1mL,充分反应后,右侧针筒中气体的读数为V2 mL,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mL.
            • 8.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②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写出该制取方法的化学式表达式    ,用D装置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若用装置C收集实验中始终未能检验到O2已集满,原因可能为    (写一种);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    (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图G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中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4)若用装置E收集CO2,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气,验满的方法是    ;若用装置E 收集氧气时,应先    (不改变装置的位置),氧气从a处通入.
            • 9. 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1所示的仪器中的    (填仪器名称,下同);搅拌时用筷子代替    
              (2)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表达式    
              ②小明同学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    (填一种药品的名称)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    (填序号).
              A.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  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①小志同学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图3中的    装置,该图中的一处错误为    ,反应的表达式为    
              ②小丽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①: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②: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有氧气产生的结论,从而证明猜想②正确.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    
            • 10. 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A中玻璃仪器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已知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若收集二氧化碳,则用    装置收集.
              (4)若用装置A制取气体,对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选“需要加热”或“不需加热”);对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