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本学期,同学们探究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请回忆相关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实验中观察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    火焰.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    性.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2)乙图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通过C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2. 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比较CO2与空气密度大小的实验.
              装置说明:透明塑料管内有一根铜丝,铜丝上等距离固定着9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纸花,其中0处的纸花上包有CaCO3粉末.
              实验探究:将塑料管竖立于水平桌面上,并用注射器向0处的纸花上缓慢注入0.5mL稀盐酸.
              (1)从金属的活动性考虑,塑料管内选用铜丝来固定纸花,是由于铜丝    
              (2)该小组得出了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中还观察到中部向上1处的纸花也变红,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因为    
              (3)请写出管内发生有关化学变化的方程式    
              (4)与教材上的实验(如图2A、B)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写一条即可):    .B的实验还能证明CO2的化学性质是:    
            • 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
              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测量液体体积:俯视导致测量出的液体体积偏小
              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 4. 小东向一个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紫色石蕊溶液,发现荣也变成了红色,将溶液加热后,又变成了紫色.是什么使紫色溶液变成了红色?为何又会变成紫色?他们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
              步骤操作 现象 结论
              1在试管中加入2mL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几滴稀硫酸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将一片干燥则、紫色石蕊试纸,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 试纸不变红 
                  
              3 取出步骤2的试纸,喷上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4 将步骤3的试纸放入步骤2的集气瓶中 
                  
               有酸生成
              【讨论分析】
              (1)小南认为上述实验中的步骤    不必做,原因是步骤1已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2)你认为通入CO2呈红色的石蕊溶液加热后变成紫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美将步骤1的红色溶液加热至沸腾,总不见其变紫色,你认为原因是:    
              【拓展】将充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扣到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 5. (2015秋•萧山区月考)小李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推动注射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2)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 6.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
              A.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白色固体:用水溶解,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
              B.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能收集到更多、更纯净的O2
              C.探究CO2的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D.测定空气里O2的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 7. 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    ;该气体的一种用途是    
              (2)B实验的产物是    .(写化学式)
              (3)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物理性质是    ,写出该实验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若用D装置制备并收集氧气,选用的药品是    和二氧化锰,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 (2015秋•贵池区期末)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雪碧中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雪碧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用注射器抽取一定的雪碧,上下振荡,然后将液体部分挤出,收集到一注射器的气体,问: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其为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收集一注射器的CO2,然后将该气体缓慢的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后(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发现:
              ①棉球2和3均不变红,这是因为:    
              ②棉球4比1先变红,说明:    
              ③棉球1也变红的原因是:    
              (3)该小组还注意到:打开雪碧瓶后,立即能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多少与    因素有关.
            • 9. 某实验小组用下面图1、图2两组装置采用对比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1)用实验一图1所示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当长颈漏斗中的稀盐酸与锥形瓶中的大理石接触后,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用实验二图2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
              在D处放二氧化锰,E处放木炭,F中装澄清石灰水.为验证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①打开K,用注射器注入一定量氮气,在E处点燃酒精灯加热木炭,木炭不燃烧,此操作目的是    
              ②冷却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注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同时打开K,D处产生气体,D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E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操作目的是    .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10.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方法.下列两个实验的设计均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1)A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浸在    (填“热水”或“冷水”)里的Y型管中白磷燃烧;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2)B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为    
            0/40

            进入组卷